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假话比讲实话更费劲
 
请你做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写出一组长长的随机数字序列。比如,你可以每次从0-9这10个数字中任意选一个数。所谓的随机,就是指每个数字出现的概率应该都相等,而且不能有任何规律。随机数字应该是完全散乱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容易做的事情。但是,数学家发现,写出一串很长的随机数字是超出人类的能力范围的。如果你让人们从0-9中每次选择一个数,他们选0的次数会比选其他数字少,而且很多人会表现出对某个数字的偏好,比如7或8,然后这个数字出现的频率会高于其他数字。
 
有个数学家多年来喜欢在课堂上做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连续抛硬币,要抛200次,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有的学生会老老实实地抛200次硬币,有些学生则自作聪明,随意编造数字。每一次,老师都会一下子找到那些编造出数字的学生。
 
窍门在哪里呢?如果抛200次硬币,在真正的随机数据中,几乎肯定会出现6次连续的正面或反面,但是,几乎没有人在编造随机数据的时候这样做。你越是努力地想编造出随机数据,越是不像随机数据。这就像侦探小说的鼻祖、美国小说家爱伦·坡说的:“当人们努力不想被猜中的时候,越是容易被猜中。”
 
如何做判断题
 
人性是难以抗拒的。今天,我就教教你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在考试的时候蒙对答案。一般来说,考试都会出选择题。出题人在排列备选答案的时候,应该遵循随机排列的原则。为了真正做到随机排列,老师可以使用专门的软件,或是掷骰子,排列备选答案,但老师们一般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看似随机的答案排列,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先从最简单的判断题讲起。判断题无非有两种答案,“对”或是“错”。如果是随机排列,“对”和“错”这两个选项出现的概率应该都是50%,但实际上,“对”的选项出现的概率是56%,“错”的选项出现的概率是44%。毕竟,编假话比讲实话更费劲。如果是随机排列,连续出现“对”或“错”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不出所料,考卷上答案的顺序往往是“对”-“错”-“对”-“错”交叉出现。后一道题的答案与前一道题的答案不同的概率是63%,如果真是随机概率,这一概率应该是50%。
 
所以,在做判断题的时候,你可以先把知道答案的题目做出来,然后观察自己不会的题目,比较一下它之前、之后两道题的答案。假如在它之前和之后的题目的答案都是“对”,那你就选“错”。如果那两道题的答案都是“错”,你就选“对”。如果它之前或之后的题目答案不一样,或是你知道答案的题目太少了怎么办?你就选“对”。因为答案是“对”的题目更多。
 
如何做选择题
 
接着,我们来看选择题。如果是四个选项:A、B、C、D,那么每个选项出现的概率应该都是25%,但实际上,出题人更喜欢选B。B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28%。如果是5个选项呢?最常见的正确答案是最后一个选项E。E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23%,而最不受青睐的是C。C是正确答案的概率是17%。
 
有时候,备选答案中会有“以上都对”或是“以上都错”的选项。要是你不知道正确答案,那就不要犹豫,选这两个选项吧。如果选项里面有“以上都对”或“以上都错”,这两个选项是正确答案的概率高达52%。为什么呢?你体会一下出题人的心情。要是他好不容易编了几条错误答案,而答案不是“以上都错”,他不是白花功夫了吗?
 
如果选择题里有个选项最长,这个选项是正确答案的概率也最大。为什么?因为出题人必须保证正确的答案是无可争议的,因此就必须尽可能地表述得规范、完整,用的字数也就更多一些。
 
错误的答案并不是非要跟其他答案相似,那样的话,出题也太难了。错误的答案只需要是错的就行,所以,出题人很可能会随便放一个不相干的答案,正好通过鲜明的对比把正确答案凸显出来。这意味着,不合群的选项通常都是错误的。
 
最后,如果你觉得答案似曾相识,那很可能是你原本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后来又忘了,但隐隐约约还觉得这个答案比较熟悉。据说,著名心理学家、《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就是用了这一招,考过了驾驶员笔试。
 
七个考试秘诀
 
让我把蒙对考试题的七个秘诀再总结一下:
 
秘诀1:按照“对-错-对-错”的次序选择答案。
秘诀2:实在不知道就选“对”。
秘诀3:有四个选项选B;有五个选项选E
秘诀4:答案选项中有“以上都对”、“以上都错”,就选这两个。
秘诀5:选择题里最长的选项更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秘诀6:不合群的答案通常不正确。
秘诀7:你觉得正确的答案更有可能是正确的。
 
考试不知道正确答案,蒙一个答案出来,算不算作弊?我看不算。古希腊时期,斯巴达人训练孩子,会饿他们,让他们饿得实在不行的时候去附近的村庄里偷吃的,要是被逮到了,就一顿痛揍。痛揍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去偷东西,而是因为他们太笨了,偷东西居然还被人发现了。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