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经验分享之一
01
最近,不少朋友开始对做调研感兴趣:有体制内的朋友,因为领导说要大兴调研之风;有做生意的朋友,因为他们特别想找到别人没有发现的机会;还有在校的学生,甚至是中学生,因为他们想做点跟现实有关的研究,更好地了解社会。
他们都问我:“何老师,我们该怎么去采访别人呢?”
调研当然是一种科研方式,但怎样做好调研,也是一门艺术,要靠经验积累,也要有点天赋。自开始长达30年的《变量》系列写作项目以来,我大概在五六年内采访了不下一千人。但说实话,怎样做好调研,我也只是小学生的水平,无非多了一些体验,先踩过了一些坑。受到朋友们的鼓励,我来写一个系列,分享一下做调研的个人心得。
我在别的地方好像没有读到过类似的经验分享,可能是比我水平更高的人觉得这有啥可讲的,“卑之无甚高论”。我的一些经验,你知道了之后可能也会觉得,噢,就这呀,没啥了不起的。做好调研工作真的并不难,就是个体力活,要肯下功夫。
希望这个调研经验分享系列,会激发你做调研的兴趣,鼓起你做调研的勇气。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调研高手。
02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我先回答大家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想要调研,我该去采访谁?
我先把答案放出来:不就高,不就低,要去找那些“贴近地皮的人”。
啥意思呢?先说为什么不就高。你可能在电视里见过主持人采访高官或名人的节目,看上去很高大上,但实际上信息量不大。所以,我的建议是,想要了解实际情况,不要去找高官、大老板和名流。
1. 他们未必了解基层的情况。
2. 他们接受的采访太多了,很会表演。换言之,他很可能已经被别人问过你要问的问题,心里早就有了准备好的答案。
3. 就算他们会说实话,但你在很多公开渠道都能找到他们以前的观点。他们特别善于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你想啊,如果不反复重复自己的观点,他们哪有那么多真知灼见要讲。
不止一次,我提出想要去企业采访,企业的联系人说只能采访他们的大老板。如果遇到这种企业,我就不去了。一个只能一言堂的企业,你问不出什么真实的信息。
有一次,我去一家企业,联系人说他们的大老板很忙,档期都排满了。我说:“没关系,我可以先做外围采访,为采访你们的大老板做些准备工作。”他们觉得我很敬业,就愉快地答应了。我采访了他们的员工、销售员、厂长、经理,聊得很开心。有个员工跟我聊嗨了,到最后忽然问我:“咦,你不是要去采访我们老大吗?怎么在这里跟我聊起来了?”
在我采访了一圈后,那个企业的联系人很抱歉地跟我说:“哎呀,我们老板还是很忙啊。”我说:“没关系,我也很忙,以后再说吧!”因为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03
再给你一个建议:不就低。意思是说,我也不建议你去采访最基层的普通人。
有一类调查或者报告专门去找最底层的、最弱势的群体,似乎这样才称得上是社会的良心。这不是不能做,我读过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这类报告,比如乔治·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芭芭拉·艾伦瑞克的《我在底层的生活》、廉思的《蚁族》、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对我都很有启发。但是,就像写青春可以写得深刻,但更容易写得庸俗一样,写社会底层也容易掉进陷阱里。
陷阱之一,最底层的普通人往往没有思考过你问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只关注个人生活的琐事,并不常去思考更宏观一点的问题。那怎么办?你可能就得自己去帮他们编或者加一些抒情,而这会显得很苍白、很廉价。
陷阱之二,最底层的人遇到的问题并不新鲜。大抵而言,贫穷、疾病、原生家庭、个性,往往是很多普通人过得不好的主要原因。千百年来,底层民众遇到的困难大同小异。一个生活在汉朝的穷人和一个生活在民国的穷人,差别并不大。社会在流动,有人朝上走,有人往下掉,总会有人遇到不幸。
你可能会不服气,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同情他们呢?当然应该。如果你能够通过个体命运折射出社会问题,那么这种调研就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如果一个社会有大量的贫困人口,那么就是这个社会染上了疾病。但是,要警惕的是,很多人关心弱势群体是出于一种很隐蔽的优越感。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和自以为是的偏见。这种优越感可能是当事人自己察觉不到的。
陷阱之三,你可能低估了底层人民的智慧。以我和底层民众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他们生活在灰色地带,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接纳你,也可能会排斥你。他们有时候会迎合你,专挑你想听的话讲;有时候会误导你,让你接受他们想让你接受的故事。一些有名的学者在这方面上过当、吃过亏。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写过一本很有名的书,叫《萨摩亚人的成年》,书里热情地赞美了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的土著部落的年轻人,曾轰动一时。她太投入了,以至于没有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多年之后,一位曾接受过米德采访的萨摩亚年轻女孩说了实话:“我们当时就是编瞎话骗她的。”
04
那么,到底应该找谁采访呢?
我的建议是:去找“贴近地皮的人”。也就是说,找那些既在基层,地位又比最底层高一些的人。
比如,小区居民可能并不了解社区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的干部知道。一线的工人可能干完活,拿完工资,根本不关心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但车间主任知道。学校的孩子只知道上课、写作业和交作业,连自己有哪些进步或缺陷都不知道,但班主任知道。所以,要找就找这种“贴近地皮的人”。他们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讲。
当然,不是说他们讲的就是对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自己的私利。他们也会撒谎,也会吹牛。但采访他们的好处是,他们大致能听明白你的问题。你想了解更宏观一点的问题,他们懂一些政策或管理,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一线的执行者,能说清楚到底哪里有问题。如果你想了解更微观一点的问题,他们熟悉身边的个体,能讲出很多鲜活的故事,能把一个人的情况和另外一个人的情况做对比。
更难得的是,他们的解释更容易找到你想要的角度、线索和逻辑。于是,你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进一步求证这些事实和逻辑。哪怕他们讲的有不对的地方,你也更容易找出其中的漏洞。“贴近地皮的人”更了解复杂问题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他们是局中人,是知情者。赢得他们的信任,可以帮助你了解最真实的情况。一个好的调研者必须交很多基层干部朋友,他们都是你灵感和线索的来源。
05
在“贴近地皮的人”中,最值得采访的是一些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正在想方设法做出创新的人。
你到了他们身边,他们才会发觉你的到来。他们特别愿意跟你分享,因为聊的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他们不会端着,也不会装,因为他们大多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了不起。往往,当他们跟你讲完自己的故事,会很困惑地问:“你来采访我干吗?我又不是名人?”
这些“素人”只是想排除千难万难,把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做成。他们都是普通人,但都站在时代的大舞台上。有了时代的加持,一个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作为一个好的调研者,你的任务是找到这些“贴近地皮的人”,还原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所遇到的具体场景,提炼出他们的故事蕴含的意义。你的读者大多是普通人,他们不爱听大人物的故事,反而觉得小人物的故事更感人。这些充满了激情和智慧的小人物,对你的读者来说,也更具启发意义。
这个启发就是:哪怕在黑夜之中,抬头去看,也能看到点点星光。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