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个在广东做房地产业务的朋友约我喝茶,想聊聊对宏观经济的看法。我本来以为,他可能觉得现在的宏观经济形势不好,想问我接下来会有什么风险,或者会出什么政策。
后来发现,我想错了。
他先跟我讲了一个让他比较困惑的现象。他的房地产企业不只是做住宅投资,还做了一些工业园区。最近,他去找园区里的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几乎所有的企业家跟他说:日子不好过,需求少,东西不好卖,成本高,利润低。但是,到他替这些企业交水电费的时候,却发现企业的水电费不仅没有少交,而且还交得更多了。
他也是商场上的老江湖,摸爬滚打几十年了。最近的状况让他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商业直觉:搞不好,又到了那种十年一遇的机会了。根据他的回忆,现在跟1998年、2003年、2008年、2015年的时候很像,都是经济状况不好,企业经营困难,弥漫着悲观预期。但转过年来,都是好行情。
所以,他真正问我的问题是:经济到底有没有在变好?
02
这个问题把我问愣了。
大家可能也都看到了,最近关于宏观经济的讨论有很多,从“伤痕效应”到资产负债表衰退,全都在讲经济面临挑战和更大的挑战。这位房地产商朋友一说,倒是激发了我再仔细看一遍宏观数据的兴趣。看完数据之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感受和体会。
第一个感受是市场出清在放缓。
我最近发现,小区附近和商场里的很多餐饮和小店,今年上半年基本换了一茬。好多企业挺过了过去三年的冲击,但是今年上半年突然就挺不住了,开始陆续退出市场,之后,又有很多新企业加入进来。这就是市场调整的过程,肯定是比较痛苦,经济感受也不好。尤其是4月之后,出口形势开始变差,不少出口企业受到了冲击。但该来的总会来的,而且该来的已经来了。到现在为止,基本该换的换得差不多了,最痛苦的阶段很可能已经过去了。
第二个感受是消费还在顽强复苏。
我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各界对今年消费复苏的预期是非常强的。今年前三个月,消费的表现确实也还行,但后来发现消费复苏的速度明显不像预期的那样强劲。比如,“五一”的旅游消费收入跟2019年基本一样,但是人数多了20%,这就意味着大家即使出去玩,花的钱也更少了。
之前指望消费复苏,是希望消费能够对冲今年外需下滑和房地产下行带来的经济压力。后来,大家基本不做这个指望了,各种悲观预期就来了。但现在的情况是,房地产好像也就这样了,好也好不了太多,但继续像之前那种自由落体式下降,也挺难。
这时候,还在复苏的消费恐怕就变得更重要了。最近服务消费确实是在继续恢复,尤其像电影票房和旅游出行的数据,在过去一个月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之前跟大家聊的汽车销售也是一样的。对经济来讲,最重要的是边际变化。像这种相对力量的边际变化,反而容易被大家忽视了。消费复苏没有更好,但在其他向下拖的力量减弱之后,消费就值得被大家关注了。
第三个感受是市场似乎有点过度悲观了。
不可否认,现在的经济形势确实是面临很多挑战,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就像最近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讲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等,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恢复进程”。我问了一圈,身边朋友对挑战的认知都非常充分。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种预期的变化是非常剧烈的,甚至有些过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很慢的,除非发生经济危机,否则宏观经济不会在一两个月有什么重大变化,无论是变好还是变坏。预期的变化可以很快,可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市场的预期就会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快速变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就是我们在4-5月看到的故事。整个市场的预期从高歌猛进式的乐观,快速转向极度悲观。但问题是经济挑战比年初更严峻了吗?恐怕不尽然。出口确实是掉下来了,但国内有些领域似乎是稳住了,至少往下掉的速度明显放慢了,比如房地产。
03
常言道,病去如抽丝。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就如同生了一场大病。一觉醒来,大汗淋漓。虽然病情已经过去了,但总觉得这里那里还不舒服,体能好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想要完全康复,还得慢慢休养、好好锻炼。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现状,即使有所复苏,肯定也是缓慢复苏。但是,有意思的是市场预期和经济复苏之间的落差。这个落差就像一个跷跷板。2023年上半年,市场预期在上面,经济复苏在下面,大家就觉得失望了。到了下半年了,可能就成了经济复苏在上面,市场预期在下面,有的企业就会明白过来,原来市场有点过度悲观了。
所以,如果说能给你一点乐观的理由,那就是市场预期太悲观了,可能悲观到了会忽视经济复苏的微弱信号,而我们应该多一些耐心。一旦有了耐心,也就有了乐观的理由。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