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我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经历了中国经济的重大变化,也目睹了宏观经济研究的风格转变。借这本新书出版之际,和读者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从中国经济的变化来看,在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周期性的变化,也经历了趋势性的变化。若从大的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主要得益于开放红利。一方面,中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快速进入全球市场,充分享受了市场开放带来的需求红利,同时还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外资持续流入。另一方面,中国从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逆风上扬,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全球经济陷入更为艰难的困境。这段时期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新的变化。新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投资成为稳定总需求的重要力量,二是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到了2013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大家逐渐适应了8%以下的GDP增速。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规模优势开始凸显。不断涌现出的新经济和新业态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宏观经济研究的风格来看,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宏观经济研究主要集中于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镇,他们有专门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小组,其对中国宏观经的解读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分析报告经常发表在《经济研究》等一流学术杂志上。再之后,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代表的高校智库开始崭露头角。北大朗润园汇聚了一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高手,这些前辈至今日依然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界的领军人物,例如周其仁、宋国青、黄益平、卢锋等。我曾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我们的团队由余永定老师带队,当时团队里的年轻人,现在已成为市场上知名的宏观专家,像姚枝仲、张斌、张明、徐奇渊、肖立晟等。我们团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人民币汇率、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领域,比较突出的风格是兼顾国内宏观和国际宏观,试图打通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研究。
 
大约在2005年前后,金融机构开始成为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力量。最早的研究者来自国际知名投行,比如瑞银集团的乔纳森.安德森,摩根史坦利的斯蒂芬.罗奇,渣打银行的王志浩等等,他们的分析视角和传统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非常不同,令人耳目一新。之后,一批在国外受过经济学训练的学者纷纷加盟国际金融机构,如彭文生、沈明高、汪涛等等。市场本土的研究力量也崛起,影响力并不逊于国际投行的研究者,比如高善文、李迅雷等。近年来,许多有丰富的政府机关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也转入市场,比如伍戈、钟正生、张岸元等等,他们把深厚的研究功底和在体制内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提供了观察中国经济的一种新的角度。其实,有许多政府部门拥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央行正是其中的最佳代表,虽然他们的研究在公开渠道不太能够见到。
 
回顾这二十年的宏观研究经历,我有几点体会想与诸君分享。当然,这些体会不一定对,仅供各位参考。
 
其一,宏观研究是个手艺活,不是严密的科学。要研究中国宏观经济,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还要善于把理论与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我还记得当年在讨论“猪通胀”的时候,徐奇渊为了研究猪肉价格波动,曾经深入一线,直接去调研养猪场,给我们讲了很多养猪秘诀。调研有助于增加我们对宏观经济的直观感受,这已经成了我们团队的惯例。比如,为了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我们专门组织团队去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地调研,通过拜访当地的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掌握了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手材料和最新进展。
 
其二,宏观研究需要同时结合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其它学科。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太快,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非常不稳定,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宏观经济框架,也不能完全借助计量方法来研究数据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更多的学科门类,把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宏观经济分析上。比如,产业结构转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这时候就必须结合发展经济学的框架,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角度考察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变化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再比如,中国有纷繁复杂的经济政策,政府出台这些经济政策的目的、选择的政策工具、预期的政策效果,都会对宏观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其三,宏观研究热点问题做得太多,专题问题研究不够。对于市场而言,关注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分析至关重要,但对于宏观经济的学者而言却未必如此。我经常跟学生说,研究宏观就是培养自己对趋势和周期的感觉。与趋势和周期相比,热点问题就像潮汐中卷起的巨大浪花。要研究好趋势和周期,就必须对重点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当然,我不是说热点问题没必要研究,而是说宏观研究要分清主次。真正好的热点研究,背后一定有着非常扎实的专题研究支撑。
 
最后,宏观经济研究开始出现了团队化的趋势。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政府智库,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一点,那就是宏观研究团队越来越大了。甚至有很多基金公司的宏观研究团队规模,已经超过一些中小券商的宏观团队规模。宏观研究团队化之后,最大的好处是团队内部可以有比较明确的分工,每人可以相对专注地研究固定的领域,而且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可以更方便的讨论交流。团队化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助于把宏观研究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而且也只有把手艺传承下去了,团队才可以持续存在。换言之,一个人走江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本书是我们宏观研究团队的成果汇报。我们的风格是做专题,出一个系列,试图把一个问题研究得更为透彻。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宏观经济形势或政策的变化,也看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团队,从一开始就带着学生尝试写作。我对所有的学生们提出了一个看上去简单的要求,那就是“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但实际情况是,这个要求并不简单。我们会引导学生多看数据,多思考怎么用一张图把关键事实呈现出来,同时要关注每个数据背后的故事。除了研究本身,我们也非常重视训练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当你成为一名研究组织者之后,你看到的就不只是研究内容和技术本身,而是整个研究的全貌,这其中包括如何组织研究、如何规划时间等等。我们特意把所有参加过团队研究的成员名单放在本书的附录,一是感谢他们为团队做出的贡献,二是激励他们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一代能超越我们这一代的研究水平。
 
本书收录了过去两年我们团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共分为五个主题,分别是:新周期之辩、中国经济如何转型、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新时代下的中美关系、全球经济政治新格局。这些研究中包括一些时效性较强的研究,为此我们专门增加了注释,说明我们对事情最新进展的看法。总的来看,许多看上去时效性较强的研究并没有过时,我们的分析逻辑对于当下的情形依然适用。还有一些研究跟当下有关,相关话题至今仍在持续,如去杠杆、去杠杆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有待未来随着事情的进展加以验证。
 
当然,本书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未来,我们还会在宏观研究领域继续努力,争取从更多更新的视角拓宽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认识,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团队的最新研究。
 
《新时代与新格局》
作者:何帆 朱鹤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