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越看越乐观,很多指标看上去都很像出现了V型的反转。全球经济一片黯淡,中国经济却似乎风景独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速度可能逼近8%,第三季度很可能超过9%。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陷入危机,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中国这边汽车却卖得异常火爆,今年汽车销量很可能突破1000万辆。美国的房价仍然下跌,中国的房价却开始上涨。全球股市依然低迷,中国股市已经疯狂反弹。咦,奇怪了,不是都说全球经济正在经历1929-1933年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危机吗,我们在2008年第四季度也曾跟着惊慌了一阵,怎么这么快就完事了?
有一种可能性是,我们站得太近,所以看到的是V。如果倒退两步,再仔细看,看到的或许就是W。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排除中国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而且,短期的反弹越是迅猛,出现二次探底的概率就越大。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中国经济服下的两剂猛药。相比之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些冲劲不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实在大胆有余。6月份新增银行信贷1.5万亿元,按照这样的速度,全年信贷增长可能超过10万亿。信贷闸口放水之后,大量的资金首先流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月份之后,居民住房贷款开始加速增长,大量的资金又随之流入房地产市场。宽松的信贷政策,浇灌着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而在消费和出口都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就是中国经济的输液瓶。
一般来说,像这样敞开来放水,最终总会泛滥的。货币发出去了,是不是通货膨胀就会接踵而至呢?切莫着急。且坐好了,等着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三部曲。其实我们从2005年就经历了这样的一波三折,只不过这一次,很可能会更加有戏剧性。政府从2003、2004年就开始关注经济过热,并实施宏观调控。但从2005年起,货币政策悄然转向,广义货币超速增长。货币突然增发之后,首先鹊起的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产价格泡沫。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是有粘性的,不可能说变就变,得慢慢预热,但股票价格说涨起来就能涨起来。演到第二出戏,就轮到资产价格泡沫和实体经济过热同台亮相了。2007年,股市从2600点飞涨至6000点,经济增长超过了13%。然而,到了2008年,股市的财富突然之间灰飞烟灭,实体经济急转直下。泡沫、过热、衰退。这三部曲,谢幕不久,尤历历在目。
历史仿佛在重演。2009年货币政策的扩张程度远远超过2005年,资产价格上涨速度之快也很可能超过上一轮牛市。到了今年下半年,股市暴涨、楼市暴涨,虚幻的繁荣就会随之出现:房地产开工的项目可能会增加,农民工又回到城里盖房子了;养猪不如盖房赚钱,养猪的农民就会越来越少,猪肉价格又会涨起来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了,通货膨胀恐怕就要登堂入室了。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被调低的,因此,哪怕今年的增长率只有8%、9%,其实可能就已经是过热的信号了。最后,等到人人都看到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时候,政府再想调控,不猛踩刹车是停不下来的,但一旦踩得过猛,发动机可能就熄火了。
有没有可能避免这种结局呢?
出路之一,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好转。美国人又开始买东西了,而且还和过去一样爱买“Made in
China”的产品。这样,中国的出口就上去了,过去的好日子就又回来了。但是,很难。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超过了9.5%的警戒线,工资水平也在下降,美国居民的收入将继续下降。在泡沫经济时期负债累累的美国家庭,哪怕有了点钱,也会首先想到还钱,而不是消费。不要以为中国产品都是生活必需品,美国人一定得买。恰恰相反,美国现在财务最困难的就是中低收入家庭,而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的中国货最多。过去的好日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出路之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及早刹车。中国的财政状况非常良好,因此经济刺激政策应该更倚重财政政策而非货币政策,何不增发国债,收紧信贷?恐怕还是很难。泼出去那么多是水,即使想收回来,也不是旦夕之间的事。按照货币政策的传统,只有看到通货膨胀出现,才会考虑出招。但现在的情况是,资产泡沫会来得很快,通货膨胀会来得较慢,怎么办?稍一犹豫,就可能错失“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良机。
出路之三,是不再应急式的保增长,政策的重心放在改革和结构调整上。过分依靠外需而内需不足,国内储蓄过多而消费过低,制造业过度竞争而服务业过度垄断,能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凸显。如果政策的重心放在调整结构上,那么将纠正过去的发展战略中的失误,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何乐而不为呢?公允的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方向有了,但没有地图。缺的不是共识,而是细致入微、有效可行的方案。此外,利益集团盘根错节、激励机制扭曲变形,更是让结构调整难上加难。
中国经济,越看越乐观,越想越担忧。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