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交换”最有意思的地方恐怕在于:开放服务业是美国想要的,但其实是中国需要的;开放投资是中国想要的,但其实是美国需要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要到中国来了,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这是当全球经济陷入80多年来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之间的会面。
对于奥巴马访华,我们有什么能够期待的吗?
值得关注的是,中美关系在金融危机之后悄悄进入了表面平静、暗潮湍急的时刻。过去,关注中美关系的学者喜欢说,中美之间是爱恨交加(Love and hate)。总之,好也好不到哪里,坏也坏不到哪里。如今,形势变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中美关系的脆弱性也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全球经济格局急剧变动,中国和美国又是变动的核心。这很像两个跌跌撞撞的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体的发育速度超过了自己的协调能力,对自我的认知忽而极度自卑,忽而极度自信。
想判断中国未来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首先要准确预言美国未来会如何演变。想知道美国在未来是继续称霸还是衰落,同样要考虑中国会怎样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会有摩擦和冲突。中美之间,进入了要重新界定各自定位,试探彼此之间的底线和边界的敏感时期。
让我们感到厌倦的是,话题还是陈旧的。中美之间热衷于讨论的还是一些互相挑剔对方脸上粉刺的青春期话题。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无解的。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这就是我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定性。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执也是无解的。汇率问题的确重要,但是把汇率和贸易差额问题搅和在一起,是典型的言不及义,离题万里。
跳出窠臼,构造新的大格局,是中美关系中最迫切的任务。通过谈判达成利益的交换,这是构筑未来中美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美国经济学家Prasad曾经提出“大交换”(Grand Bargain)的思路,即把中美之间的主要议题捆绑打包,彼此交换。比如他认为,中国应该加速人民币汇率改革,让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作为交换,美国应该支持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比如提高中国在IMF中的投票权,帮助中国加入金融稳定论坛等。
“大交换”的思路是好的,但具体的建议值得商榷。人民币汇率很难作为一个交换的筹码。我们不知道美国想要几斤,也不知道中国能提供几两。中国当然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个高度关注国内事务的国家来说,如何到国际舞台上唱戏,似乎还不在中国政府最紧迫的日程表上。能够拿来交换的东西,必须深深地契合中美双方国内的重大利益。
笔者建议,中国可以开放服务业,美国可以开放投资领域,以此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都具有竞争力,但是服务业却相对落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造业对外开放较早,而服务业到今天还“养在深闺”。如果中国能够开放包括金融、医疗、教育与娱乐、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服务业,将有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通过竞争激活国内企业,通过开放引入服务业的市场化法律建设。服务业发展了,中国就能够有更多的民间投资机会,更多的就业机会,民众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均能得到较大提升。
对于美国来说,到中国投资服务业,能让美国的优势产业享受到更广阔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像把没有竞争力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一样。中国服务业的开放,无疑将给美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给美国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美国对中国开放投资领域,一方面能够让中国的企业加快对外投资,迅速成长为全球企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国在保持美元资产的比重大体不变的情况下,把低收益的债权投资转移为更有收获的股权投资。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继续吸引来自国外的资金,弥补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而且,中国投资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陷入失业泥潭的美国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这一“大交换”最有意思的地方恐怕在于:开放服务业是美国想要的,但其实是中国需要的;开放投资是中国想要的,但其实是美国需要的。想想中国那些辛苦攒钱供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吧,他们等待着的教育开放,比美国的学校更为着急。据说美国各州,都要到中国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了,美国人需要中国人的投资,也比中国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家更加急切。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