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解说:社科院《经济蓝皮书》文章估算85%家庭无购买住宅能力,多个城市房地产量价齐升,房价创下新高,老百姓为何买房越来越难?《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今天我们要来关注的是老百姓的购房问题,在经历了2009年房价的快速上升之后,购房者想让房价降下来的想法,似乎是离现实越来越远了,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经济蓝皮书》当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我们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已经大大超出了合理承受的范围,全国85%的家庭买不起房,而另外15%能买得起房的家庭可能早就不用再买房了。那么究竟让谁来当2010年房价温和上涨的推手呢?面对着高房价,百姓究竟如何来应对?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评论。
  今天我们的评论员是张鸿和何帆,各位也可以登陆央视网、新浪网、搜狐网,以及腾讯今日话题来发表您的观点,稍候的节目当中,我们将会给予关注。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新闻背景。
  解说:85%,这个数字在时下楼市高温前再度引发民众关注。
  中国社科院12月7号发布的《2010年中国经济蓝皮书》,引用一篇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的文章指出,2009年农民工的房价收入比为22.08倍,对于农民的城镇房价收入比为29.44倍,85%的家庭没有购买住宅的能力。
  对于目前房价不断上涨的疯狂态势,连业内人士也连呼惊讶,没想到市场起来的这么早,没想到回暖的速度这么快,没想到房价、地价涨得这么凶!
  11月,上海楼市再度呈现量价齐升状态,一手住宅每平方米均价达到18686元,环比上涨15%,创下新高。
  前不久,上海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出现怪现象,130余家开发商的250多个楼盘参展,不少楼盘既不报价更无打折,而是只展不售。
  11月下旬,北京二手住宅交易量大幅上升,交易价格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值,交易均价每平方米突破13000元。
  广州市11月份房价一手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0282元,成交面积放大四成。
  卖房犹如卖菜,由于房子太好卖,在海南三亚,开发商拒绝按揭,买房者只能选择一次性付款方式购房。
  今年前十个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9%,较前9个月的17.7%的增幅明显加速。
  聂梅生(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从房价来讲,我个人的意见,认为已经在相当于高速公路的快车道上,而且超速了,这么一个局面。那这种局面的话,要想使速度降下来,肯定不可能去加油门,这样的话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又不能急踩刹车,踩刹车以后,也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现在面临多方面的考验。
当房子成为奢侈品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社科院2010年《经济蓝皮书》当中看到的这个数字,也就是85%的家庭买不起房,15%的家庭能买得起,但是已经不再需要买了,我们想拿出这个数字来解读一下,85%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何帆:那这个数字听起来非常的吓人,但是它说的是事实。
  主持人:很庞大。
  何帆:对,只是我们过去的时候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也没有用这种方式去表述过。那他的算法,主要是算这个房价和收入之比,一般正常的话,你房价和收入大概是三到六倍,就是你工作三年到六年你能买一套房,这是正常的,但是中国现在呢,房价和这个收入之比,已经涨到8.3倍,这个数字我们过去也知道。
  主持人:对。
  何帆:那在这个报告里头,它新增加的是,它又考虑到这个农民和农民工的这一部分的收入,如果拿房价和农民工的收入相比的话,那么现在这个房价和收入之比已经涨到22倍了,就是农民工你进城得打工,得攒20年的时间,不吃不喝,你才能够买到一套房,要是农民是29倍,也就是农民不吃不喝30年,你也买不起城里的房,也就意味着你这一辈子就没办法再进城了。
  主持人:这确实是很让人觉得震撼的一个数字,那么这个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房地产市场。
  张鸿:意味着房价太贵,我们的收入太少。但是它绝不意味着这个房子,买房这个事,只是那15%有钱人的事,刚才你已经说了,那15%可能已经买了房了。
  主持人:买过了,对。
  张鸿:但是这85%还得买房,那你看他收入太低了,买不起怎么办呢?他可以组团买,什么包括婆婆,公公,岳父,岳母几家一起来买。
  主持人:相互支援一下。
  张鸿:对对对,一起来买,不得不买。我前一段去了一个中等城市去采访,然后我就发现他们很多中小学门口都有那样的一个,不是特别高档的小区,包括城市的周边也都有那样类似城中村那样的地方,很多农村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里来上学,然后在城里就是一个老人,带着孩子,有的是租房,然后这一辈子如果能够攒下来的钱够买一个房子的话,就都买下房子来了。为什么他们必须买房?有人说,那你看美国人都租房,你可以不买房,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是没租过房,因为如果你知道租房和买房面临的巨大的差异,包括比如说你孩子能不能上学,包括这个权益的这种受侵害,所以说你在中国很多城市里,你必须得买房才能享受到一定的权益。所以说最可怕的不是说这85%的人他买不起房,他现在已经被拖进了买房大军,最可怕的是他不得不买房。
  主持人:所以你在生活当中会看到很多现实版本的《蜗居》的上演。
  张鸿:对。
  主持人:比如说原来你的钱是够买一个三居的,然后等啊等,变成两居,变成一居,变成了一间厨房等等,我们来看看网友对这个话题有什么样的关注。
  第一位网友他叫“葫芦岛巴库”我们来看看他的观点,他说“当我们都在关注房地产带来的暴利的时候,那么谁还会专注于实业呢,就算你的房价比纽约都贵了,那又能代表什么呢?只能代表房地产市场有很大的泡沫。大片的土地都去盖房子了,看看你吃什么,大量的企业都去搞房地产,大家都去买房子,没有消费,看你拿什么来还房贷,那个时候看一看你的钱都去哪儿了?真是不寒而栗啊!”
  下面这位网友他叫“备用邮箱”,他说“房子问题没解决,大家都不敢去消费,买了房子的,又没钱去消费,这真是一个恶性循环。”
  的确,从刚才网友的这些观点当中,我们看到买房的压力对很多人,尤其是工薪阶层来说呢,是越来越大了,而就在这样沉重的喘息当中,我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是越来越火热了,甚至有的时候热得让人难以触及,我们来看一看。
  解说:没买房的着急,买了房的也有自己的困惑,说起房子很多人倍感纠结。
  广西南宁的小李两年前在父母的援助下在当地买下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不久前刚装修入住。
  小李:当时买的时候,自己工资收入也是才2000多元,买的时候(房价)4000多元,要两个月不吃不喝,才能买上一平方米的房。
  解说:小李说,自己就像无奈的“啃老族”,买这套房子几乎花光了父母所有积蓄,心里经常觉得过意不去。
  记者:觉得压力大吗?
  小李:挺大的,就像《蜗居》里面说的,一睁眼你要考虑房贷多少,然后每天吃、穿,还有交通费,手机费一大堆。
  解说:老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房价依旧在越涨越高,土地价格被不断刷新,“地王”现象继续上演。
  12月7号,在南宁市国有土地拍卖会上,位于南宁市柳沙路的278.97亩沿江地块拍出24.7亿元的高价,刷新了南宁市总价“最高地王”记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至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售价各月分别上涨0.2%、0.4%、0.8%、1.0%、2.0%,2.8%和3.9%,涨幅逐月在扩大。
  主持人:其实在老百姓的心里,或者说在老百姓的眼里,买房子都是一辈子的大事,是一点马虎都来不得,但是你放眼看一看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似乎很多的讯息给你的印象就是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让你不得不在雾里看花当中去找寻真正的这个答案,那在我们两位专家的眼中,两位评论员,你们怎么来看百姓买房的时候,遇到的这一系列的困惑?刚才我说到的可能只是一个最浅层的困惑了。
张鸿:房价贵在有更贵的预期
  张鸿:对,其实最大的困惑就是它太贵了。
  主持人:对。
  张鸿:但是痛苦的是,它还会更贵。一个朋友跟我说,他1997年买的房,1997年买的那个房子是500块钱一平米,大家记住,这个简直太惊人了,500块钱。现在那个地方的房价是3000块钱一平米,这就是增长了5倍,是那个时候的6倍,然后我还真查了一下,1997年的时候,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呢?是5000多块钱,2008年的时候15000块钱,这个就是增长了两倍,你看到,房价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个人收入增长的速度,然后还可怕在哪呢?就是开发商现在也担心房价涨,房价一涨,他就卖亏了,所以他现在连价格都不标了。
  主持人:对。
  张鸿:上海这个事情就是非常极端,上海前一段有一个这样的一个交易会,很多房子他不标价格,就放在那,说你买吧,买完了以后反正你的预期是今年不管价格是多少,10万块钱也罢,20万块钱也罢,反正明年它能涨到30万、40万。
  主持人:它还真正实施这个市场来决定价格这样的一个机制。
  张鸿:用股票的这个买卖来讲,这叫“市价”买入,就是大家都疯了,然后那个开发商现在卖方也是,也是可以自己完全卖方市场,我就可以定了。
  主持人:成为海鲜了,实价。
  张鸿:对,所以他真正的困惑不在于它贵,而在于它还有更贵的预期。
  主持人: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担心,何帆你看到的困惑体现在什么地方?
何帆:房地产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何帆:我现在看到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变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是你现在你买房,要想赚钱的话,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比你胆子更大的人,然后把你的房卖给他。
  主持人:所以你在心里就期待着房价能再涨一点。
  何帆:对。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游戏似乎还是能够玩下去的,因为买房的人越多,房价就越涨,房价越涨,买房的人就越多,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寓言,但是问题是你怎么能够知道,你不是最后,接最后一棒的这个人呢?
  主持人:是。
  何帆:因为我们现在从种种迹象都看到,中国的这个房市,中国的楼市已经疯狂了。而且我们看到,比如说在三亚推出来海景房,说2000多万一套,已经卖到比欧洲的海边的别墅还要更贵,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担心了,就是你会不会是那个最后一棒的人。
  主持人:所以对打算购房人来说,好像是危机四伏了,那么究竟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呢?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难测的房地产市场的背后,到底我们该何去何从?稍候继续我们的评论。
  解说:房价高涨,让买房人如何纠结?楼市变化,哪些问题值得深思?百姓买房困局,谁来解开这个难题?《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各位回到节目现场,继续来观看我们今天的《今日观察》,今天和大家关注的是老百姓购房这个话题,我们来看看这两幅漫画,第一幅漫画的确让我想到了刚才我们说到的这个数字,《蓝皮书》里的85%的人买不起房,人这一辈子真的就跟房子摽上了。
  张鸿:人这一辈子能这样还不错了,这可能是人这几辈子。
  主持人:但愿不是如此。再来看看第二幅漫画,第二幅漫画,这个房价不断在涨,有人拿温度计一量说,哎呦,还烧得不轻!
  何帆:对,就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个楼市在不停地上涨,但是这个楼市像章鱼一样,就是它实际上在从各个渠道在,实际上吸干了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
  主持人:我想关于房价的关注,其实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当中国社科院《2010经济蓝皮书》发布之后,在这当中提到的这个观点,85%的家庭买不起房,还是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来看看,媒体对此集中发表的相关评论。
  解说:楼市热、房价涨、百姓急,媒体在热评。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章说,高房价并不是不可抑制,主要看政府的决心。专家指出,三招就可以让房地产价格下调20%以上:一是严禁“地王价”,严厉打击囤积土地;二是取消所有房子预售,取消二套房贷优惠;三是开征三税,物业税、房产税和遗产税。
  《上海证券报》的文章指出,由于房价居高不下,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居民的支出预期,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房价的持续增高,又严重压抑了居民的潜在消费,使巨大的消费潜力不能得到释放,中国房价回归理性刻不容缓。
  “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能再慢吞吞”新华社文章指出,当前,在许多地方商品房开发红红火火之时,群众关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却进展缓慢。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跟踪督察力度,实行行政问责制度,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列入地方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凡是落实不利的要予以问责。
  针对房地产,政策层面的消息也在释放,12月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品房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中,要求各市、县房管部门严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销售、炒卖房号、哄抬房价、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行为,并规定已备案商品房半年内不得涨价。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主持人:房子本来应该是大家生活当中的必需品,但是现在看起来,它有的时候涨得像奢侈品,可是一旦当必需品变成奢侈品的时候,打算购房的老百姓,真的是不知如何应对了,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张鸿:房价疯涨会降低幸福指数
  张鸿:房价的疯狂上涨它带来,给我们带来的这种,除了这种矛盾的心态以外,它会带来非常实质的影响,比如说首先你的幸福指数会下降,就是人会感到不幸福;还有一个角度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一个朋友,他开一个IT公司,前几年的时候,IT公司不是特别稳定,他们公司有很多人就跳槽了,或者去下海了,自己创业去了,然后他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他发现那些在他公司里不动的那些人,多数都是房奴,因为有巨大的这种房贷的压力,所以不敢轻易地跳槽,当然我不是说,跳槽就没有创新力。
  主持人:工作就好。
  张鸿:对,去自主创业,这个国家就有创造力,但是如果整整的一代年轻人都被这样的一个蜗牛的壳压得喘不过来气的话,那一定会影响我们整个民族的这样一个创新力。
  主持人:何帆呢,你觉得这样的现象对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何帆:房价疯涨会影响经济增长潜力
  何帆:这样高涨的房价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会下降,而且会让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也会大打折扣,就是这个高涨的房价现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险滩。因为这种房价在不停地上涨,第一个会让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会减少。另外的话,我们注意到随着房价的上涨,其实中国的贫富差距在拉大,因为富人他可以买很多套房,所以随着这种资产价格的上涨,富者愈富,那么穷人就变得越来越穷了。所以这个对中国经济增长是没有好处的。我们要看,就是中国不能够走原来日本走过的路,原来日本就是在它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之后,结果房价上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是泡沫总是要崩溃。
  主持人:对。
  何帆:所以房价开始下跌,那么最后出现的情况就是银行都是坏债,企业都亏损,甚至很多都破产,居民都是负债,我们不愿意让中国经济再走日本经济的覆辙。
  主持人:我在好几位知名博主的博客当中,也看到他们关于房地产泡沫的一个讨论,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一些观点。
  这位是牛刀的观点: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房地产业也不可能拉动经济走出低谷,房地产在今年的宏观经济当中所起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货币的转移支付,把多印的钞票变成了房子,衍生了资产泡沫,破坏了经济的运行法则。从管理通胀预期这个精神出发,明年的房价由空转走进一个下降的通道。现在只是不知道,中国社会选择用什么方式来刺破房价的泡沫。
  显然,他对这个房价泡沫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
  再看看另外一位博主叶檀的观点:推测明年房地产市场不温不火。房地产的政策将秉持有进有退的策略,房地产市场作为中国经济杠杆行业的地位不会改变,但过度的刺激政策会逐步的退出,比如说税费的优惠政策等等。但有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年底信贷优惠政策退潮的时候,银监会并没有实行一刀切,各个银行自行其是。这说明,银行不可能放弃房贷这一盈利大户,年底惜贷不过是为了明年年初的信贷额来争取空间。政府的政策将遭遇各方市场主体的抵抗。
  关注房地产,我们在稍候的时间也来关注特约评论员对此的最新观点,稍候见。
  主持人:欢迎各位回到今天的《今日观察》,我们今天和大家关注的是百姓购房这一话题,我们来看看特约评论员的观点。
  周天勇(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一般国外收入房价比都是3到6,中国今年过9了,就是三口之家的城镇居民纯收入,不吃不喝9年多才能买一套房子,所以中上收入以下的人,可能就买不起房子了。如果85%,甚至90%的人去租房子住,10%的人拿房子出来租,这首先就形成一个两极分化。我觉得政府要有所作为,像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要多供应土地,多供应商品房,改革土地的招、拍、挂体制,改革地方的土地财政体制,政府不要太多的从房屋和土地上拿钱。用房产税把空置率,需求降下来,这样可能房价就会降下来。
  冯科(北京大学经济所房地产金融中心主任):大量地投入信贷和货币供应的情况下,导致了市场上流动性过剩,这样大家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的预期很高,所以买房子,作为防御通货膨胀的一个手段,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投资性的住房超过25%,那么就对自住性住房,形成一种挤出的效应,意味着大家的生活成本提高,未来的就业更难,未来的工资收入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生活。我就提出一条建议,把所有在地铁、轻轨连接点的地块,再也不能批给开发商,必须由政府全面地掌握,建成经济适用房。
  主持人:在节目结束的这一刻,我还想回到我们节目之初提到85%这个概念,也就是来自于社科院《蓝皮书》当中,85%的家庭无力购房住房,但是面对这个数字,我们百姓怎么来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张鸿:这85%里面有很多是农民工和农民,这一次的这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注意到,专门有一个就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解决农村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我觉得这是我们政策现在就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不是说我们没有办法,其实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调控是有办法的,是解决了这个房价高涨的这个泡沫的,但是因为金融危机所以救了这个房地产商,使房价再度起来。所以我特别认同《蓝皮书》上有一句话,叫房价水平取决于政府的决心,我觉得如果我们真的能够下壮士断腕的决心的话,是一定能够遏制房价的飞涨,防止它对中国经济的巨大的伤害。
  何帆:现在大家买房的人都非常地焦急,因为看到房价在不停地上涨,但是这是有一个特殊的背景的,在过去20年拉动中国经济的有两个列车,一个是全球化列车,我们出口很快嘛,另外一个就是城市化列车。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