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01

我跟很多年轻人聊起找工作的事,他们都会不耐烦地说:“换个话题吧,我们最讨厌工作。”可是,要是没工作,又该怎么养活自己呢?

年轻人可不这么看。他们中有不少人想当自由职业者:有的想当直播网红,有的想搞自媒体,有的想开民宿,有的想给人看八字......对于年轻人来说,工作不再是一种雇佣关系,而是一系列项目的组合。

这是一种新的小趋势。年轻一代开始分化:一群年轻人朝东走;一群年轻人朝西走;一群年轻人图安稳,想方设法要混进体制内;一群年轻人图自由,不顾一切要出去自己闯。

 

02

但是,现实是复杂的。其实,有两种自由职业者:一种是被困在系统内的,另一种是能漂在江湖上的。 

被困在系统内的自由职业者,大多是通过零星地出卖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收入。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稳定的工作越来越少。这类自由职业者包括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等。这一类工作被称为零工经济(Gig Economy)。

零工经济刚刚出现的时候,有很多支持者。他们声称,这种灵活就业的形式给劳动者带来了自由:你可以自主地安排时间,不用看领导的脸色,还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零工经济之所以越来越流行,其实是因为大企业雇佣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在20世纪中期,大企业主要是制造业,比如福特汽车,它们会雇佣大量的工人,而且当时的雇佣关系较为稳定。当然,这可不是因为资本家好心,而是因为当时的工会力量很强大。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美国历来没有社会主义的传统,但美国的工人却非常团结,非常善于和资本家斗争。 

再往后,大企业是沃尔玛。沃尔玛一样雇佣了很多工人,但它会想方设法不用稳定的雇佣制度。比如,它会雇很多季节性的短工。尤其是在圣诞节这样的销售旺季,沃尔玛会大量雇佣零工,甚至是退休的老人。过了销售旺季,就把这些人辞掉了。 

到了现在,大企业是互联网巨头。有意思的是,跟它们的经济体量相比,互联网企业雇佣的员工人数少得可怜。举个例子,Airbnb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颠覆了传统的酒店业,但它几乎不用雇佣什么正式员工。同样,Uber在很短的时间内颠覆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但Uber也不会雇佣什么正式员工。Google也好,Facebook也好,都不需要雇佣大量员工。

于是,越来越多的工作被外包出去或是在平台上分发给所谓的“自由职业者”。这就改变了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传统关系,原有的“公司+员工”模式转变成了“平台+零工”的灵活用工模式。平台在用工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进行撮合,降低了信息成本,提高了匹配效率,催生了一系列新兴职业。

看起来很美。但在灵活用工模式下,用工企业和数字平台之间、数字平台和所谓的“自由职业者”之间均为合作关系,不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

劳动者需要全天候待命,随时提供劳务,受平台和算法的指使,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工作和休闲时间几乎无法区隔。在越来越白炽化的竞争压力下,劳动者的收入不断下滑,甚至会比当地的最低工资还低。灵活用工模式使得劳动者难以找到稳定、亲密的同事关系,无法更好地团结起来,保护自己的权益。随着年岁渐长,劳动者的技能未能得到提升,收入没有提高,而且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

这样的“灵活就业”很快会像涂在泥胎上的色彩一样褪色,露出难看的真实面目。

 

03

然而,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再规规矩矩地去大企业,干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们更热爱自由,愿意冒险,更专注于创新,致力于奉献。他们和零工一样,也不隶属于某一家企业或单位,但他们的生存方式却和零工迥异,甚至也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职业者。他们更像是企业家,只不过他们是为自己打工的企业家。他们建立了一人企业。

为什么一人企业已经成为可能呢?这是因为数字经济降低了入门门槛。原来,要创办一家企业需要张罗很多事情。你需要有人管财务,有人管人事,有人管生产,有人管销售。数字经济时代,分工日益细化,你可以将很多辅助性的工作外包出去,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服务好自己的客户。

一人企业需要不一样的技能。在传统的雇佣模式下,人们会期待选好专业,掌握一技之长,然后就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如果你想建立自己的一人企业,就要走另外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你的核心技能当然是最重要的。比如你想做自媒体,就要苦练自己的写作能力。短视频时代来了,你可能还要苦练摄像、摄影等技能。如果你想做APP,需要精通编程。如果你想做咨询,就要通读商业经典,融会贯通。如果你想要当健身教练,就要学习如何科学地训练,甚至要学习营养学。

掌握了核心技能,你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自由职业者,但还办不成一人企业。想要办一人企业,你还要学会经营。这就涉及如何找到定位、如何设计产品、如何把控质量、如何维护客户关系、如何处理公关危机,等等。你会发现,你的情商和智商都不够用了。你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

也就是说,你必须从专才变成通才,变成一个样样精通、随时调整的瑞士军刀型人才,才能驾驭自己的一人企业,让它变得更坚韧灵活。

一人企业需要不一样的领导力。我们原来看到的领导力大多都是雄心勃勃、咄咄逼人的。一人企业虽小,虽然只有一两个人,但和客户沟通,与外界合作,一样需要领导力。只不过一人企业完全可以由一个安静的、善于思考的、善于内省的人来领导。

这是因为一人企业大多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所以他们会比较内向,外表平静,内心有清晰的方向,能够不动声色地把事情办成。一人企业需要不断地和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很多客户之所以用一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是因为对他们有用,也是因为他们认可一人企业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一人企业有更为强大的共情力,能感知用户的深层需求,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加州旅馆”:随时可以退房,永远不会离开(You can check out any 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一人企业的规模较小,所以不可能服务好大众用户。它一定是服务好一个小趋势的。一人企业会放大自己的优点,找出并突出自己最鲜明的特色。一人企业会激励人们追随。分化能带来团结。通过有意识地和你不喜欢的事物对立,你可以将认同你立场的消费者转化成你的支持者。一人企业还要安抚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你要感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放弃了,你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好真正属于自己的用户。

一人企业需要不一样的发展策略。在传统的商业课上,我们被告知,企业的目标就是做大做强。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企业非得要做大做强。

当然,在传统的商业世界中,如果企业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很难生存下来:必须有大规模生产,成本才能降下来;必须有外部资金的支持,才能迅速战胜竞争对手。但做大做强只是一个手段,活下来、活得好才是企业的目标。

对一人企业来说,不做大反而成了一种优势。规模小,意味着流程简单,规则简单,不再像大企业一样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内耗。规模小,意味着企业更灵活,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迅速做出调整,更快地实现产品迭代。规模小,意味着与用户的关系更像家人朋友,更容易培养用户黏性。好的体验会让你的用户成为你的推销员。规模小,意味着不再需要引入资金,也就避免了引入资金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冲突。投资者很可能和经营者想法不一样。更糟糕的是,投资者很可能和最终用户想的不一样。

事实上,一人企业的存在,也给大企业提供了新的启发:增长并不是企业的目标,可持续性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最后总结一下:想当自由职业者就不能只看到浪漫,没看到艰辛。成功的自由职业者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自己逼自己,比老板逼自己都狠。

 

(配图来源:摄图网)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