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写在前面的话:
我之前也是不读凯恩斯的,觉得他的评论文章辞藻过于华丽,那几本经济学专著又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但年长之后,慢慢能够体会凯恩斯的思想。套用伯林的话,凯恩斯是一个典型的“狐狸”,你必须自己变成“狐狸”,才能领会凯恩斯的真实想法。莉迪娅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布鲁姆斯伯利(Bloomsbury)圈子里的才女弗吉尼亚·伍尔夫写过一本小书:《阿弗小传》。阿弗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诗人勃朗宁夫人的一条小狗。这本书从阿弗的视角,描写了诗人的生活。或许有一天,我会写一本小说,从莉迪娅的角度去描写凯恩斯和他的时代。原文中说凯恩斯写了《合约的经济后果》,系笔误。将凯恩斯此书译作“和约的经济后果”,似乎更合作者本意。
1921年12月26日,凯恩斯收到一名俄罗斯芭蕾舞演员的来信。信很短,只有一句话:
“亲爱的凯恩斯先生:如蒙赏光,请于明天下午五点半到寒舍喝下午茶如何?”
这位舞女叫莉迪娅。在这之前,凯恩斯只看过她的几场演出,两人一起吃过一次午饭而已。但年盛气傲的凯恩斯先生突然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苦恼,他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莉迪娅。他跟一位朋友说,莉迪娅“在每个方面都是完美的”。刚刚和莉迪娅喝完下午茶,凯恩斯就拉着朋友,紧张地诉说:“我该如何是好?我已深感恐惧。”那位朋友说:“千万不要娶她,不管她有多么迷人。她会很快退出舞台,变成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太太。最好只把她当作情妇。”
无论怎么看,凯恩斯先生这场迟到的恋爱都好像注定要变成一个美丽的错误。凯恩斯出生在知识贵族之家,从伊顿公学到剑桥大学,一路接受的是上流阶层的教育。当时,凯恩斯38岁,但早已因写出《和约的经济后果》成为蜚声海外的著名公知了。而且,凯恩斯和他那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是一个同性恋者。除了几次短暂而不成功的恋爱,凯恩斯对女人几乎毫无经验,更何况是像莉迪娅这样的女人。
莉迪娅比凯恩斯小八岁。她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清贫家庭,从小就开始学习芭蕾舞,在圣彼得堡的帝国芭蕾学校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但她是个独立而不安分的女孩,孤身一人离开祖国,到伦敦跳舞。之后的生活更加漂泊,她去过美国,到过巴黎,一度还想去西班牙或意大利闯荡。她曾经和天才的芭蕾舞演员尼金斯基(Nijinsky)同台演出,毕加索为她画过好几幅画像,《彼得·潘》的作者、苏格兰作家巴利(J.M.Barrie)为她写过剧本。她有过好几个情人,其中包括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当凯恩斯最初见到莉迪娅的时候,莉迪娅还是“罗敷自有夫”,她已经跟剧团的一位年轻经理结婚了。
……
全文见:何帆:凯恩斯的亲密爱人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