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一)
7.20日调研笔记
20号下午从深圳飞到武汉。武汉机场已经是人潮汹涌。路上开始堵车。
武汉的朋友说我赶上了“涝疫结合”。疫情刚过,汛期又至。
最近的一次汛期就在上个周末。武汉大雨。得到大学的同学们在雨中跑步,15公里。淋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江滩公园。水都漫上来了。水位很高,鹦鹉洲大桥的桥墩只剩一小截露出水面。但武汉汛情还没有像98年那么凶险。江堤垒高了,江边的工厂、居民疏散后改为江滩公园。
被水淹没的江滩公园
水中的健身器材
(注明:以上两张图片均来自网络)
看海模式。以前武汉每年夏天都会进入看海模式,城里很多地方都是水。武大校园外就是水。如今内涝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了。新建的小区一般不会漫水。但小区名字里带着啥啥湖的,往往是填湖造出的房子,地势低,易积水。
其它湖北城市形势更严峻。恩施城区都被淹了。清江水直接漫过堤坝。
有个很大的国企的养猪场被淹。猪都泡在水里。抖音小视频说这是“淡水养猪”。几万头猪只抢救出一百多头。附近的农民也去抢。抢了就不会还回去。一头母猪两万块。冲来的横财。
武汉江景
第二季(二)
7.21日调研笔记
1. 热干面。拜访汉阳水陆街明氏糊汤粉馆。老板黄陂人,做了41年热干面和糊汤粉。热干面的秘诀:选面、掸面、卤水和麻酱。选料精良,未必口感就更好,要是特别劲道,反而可能是假的。一次两次吃不出来,天天过早,就吃出差别了。做热干面,早上三点起床,四点到店里准备,掸面、泡粉、切葱、搅糊,六点开门,卖到12点。下午在店里准备明天的食材,要忙到晚上七八点。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2. 或浮或沉。各行都不易,但疫情之后就能看出各人的差异。健身教练,有的会免费在群里指导会员,反复摸索线上视频培训的技巧,有的不搭理会员。便利店有的要倒闭,有的在尝试新技术。没有过时的行业,只有过时的人。
3. 志愿者。做过志愿者的朋友感慨:做一件好事比做坏事还难。想捐物资,还要找关系。在外送物资,最难受的是找不到厕所。麦当劳肯德基都关门。公厕全封了。以后的社会组织会更像志愿者组织:没有边界,没有强制力。那怎么促成人们的协调和合作?
4. 暴涨的行业。在线教育就是一个暴涨的行业。所有员工,包括老板,都去当客服。老师们不会线上教学。当老师的,也有对客服蛮横无理的。客服人员也在家里焦头烂额,也有自己的生活。怎么办?只能跟自己说,看在钱的份上工作,把自己变成机器人。反而能把心态放平。
厨师讲述热干面制作流程
一盆盆热干面原材料
5. 谁是武汉人?新武汉人会不会把自己当成武汉人?原来不会,经过这次疫情,很多新武汉人第一次感觉自己也是武汉人,不再是“汉漂”心态。
6. 汉正街。过去“汉派服装”一度很火。南方衣服尺码小。北方衣服尺码大,大多在武汉生产、周转。但汉派服装一蹶不振,汉正街快要“烟息火息”了。
7. 变量酒吧。光谷有个变量精酿,是几个武汉大学MBA同学投资的酒吧。是的,先有变量的书,再有变量酒吧。他们的“变量”两个字都很像我的封面。去做客,品尝了酿酒师为纪念武汉疫情做的一款IPA(印度淡色艾尔),这款酒叫“生死之交”。这款酒酿了两个多月,多次起死回生,酒也通人性?
变量酒吧
“生死之交”背后的故事
未完待续~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