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读完《艰难时代》。最后部分有参与罗斯福“新政”的当事人回忆,也有自始至终反对罗斯福“新政”的顽固派的观点,讲了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参加者和同情者的故事,也讲了在大萧条期间仍然醉生梦死的富人阶层的故事。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你会觉得他们生活的不是同一个年代。这很有意思,但也给写历史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读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写得不错。跟何伟的文风有点像。细节的重复。不动声色的讽刺。矛盾的人物性格。但也有一点困惑:她写的很多细节,在现在看来已经过时。这是一种很难把握的平衡。既要描写当时的背景,又不能很快显得落伍。要把当时看起来新鲜的事情描写得好像毫不意外。把以后注定司空见惯的事情提前写出新意。从这个角度来看,何伟在《奇石》中的有些篇章值得借鉴,比如我很喜欢他写长城的那一篇。
重读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以前读的时候觉得很冗长,把历史代入,好像体会更深。不过,人物性格的描写还是觉得有点扁平。
读海明威《流动的盛宴》。这是我读过的海明威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当然,跟人的八卦心理有关。比如海明威写菲茨杰拉德夫妇,写得太损了。尤其是菲茨杰拉德担心自己的尺寸问题,忧心忡忡地问海明威该怎么办,海明威太坏了。但是,这本书写到最后,我才明白他要讲什么。只有失去的东西才觉得最珍贵。海明威写他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在巴黎的故事,迷人又忧伤。“行囊羞涩都无恨,难得夫妻是少年。”
读李惠仪的《左传的书写与解读》。一样,学术性的著作写得真啰嗦,但很多观察非常有意思。《左传》读起来很费劲,这跟其编年体的写法有关,一件事情如果跨越数年,就很难理清其脉络。《左传》中会突如其来地插入一大段说教,但隐藏在道德说教背后的可能是狡猾的政治算计。《左传》写到最后,头绪越来越多,阴谋和悲剧越来越多,文风也变得更加冷峻。最大的感悟:撰写历史是一种矫正衰败、补偿失落的方式。在混乱的时代,撰写历史象征着圣人无法找到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为什么西狩获麟让孔子如此触动。在季世突然出现一头不属于中国的瑞兽,而且又是被一个卑贱的小民捕获,这彻底证伪了孔子的政治哲学,所以他转入历史的写作。
读刘永济选编的《唐人绝句精华》。
读罗伯特·卡普兰的《帝国荒野》。卡普兰是一位记者型学者,用脚丈量大地,写了很多关于地缘政治的读物,还有一个系列是读历史哲学经典的感悟,比如《武士政治》。《帝国荒野》写他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游历。这些地区是美国的“飞过去的州”(fly-over states),美国的精英们一般是不会去的。
继续读罗伯特·卡普兰的《帝国荒野》。
读《徐霞客游记》的《滇游日记》一至四。这哥们真能跑,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而且当时条件如此艰难,滇黔一带山高水深,阴雨不断,他时常淋雨,倒是极少生病。佩服。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