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短暂的新经济
 
198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曾经讲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电子计算机,就是在生产率的统计数字中看不到其踪影。”索洛的意思是说,大家都在歌颂新经济,但是,从统计数字来看,电子计算机似乎并没有带来生产率的提升。另一位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保罗·大卫说,着什么急啊,要有耐心。他举了电的例子,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并把电引入城市,到电的革命拉动生产率提高,大概用了40年的时间。越是重大的发明,其酝酿的时间越长。原有的基础设施需要改造,生产流程需要调整,人们要学会适应新的技术变化,以及技术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保罗·大卫话音刚落,他的预言就应验了。从1996年到2004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新经济终于发挥了作用。但是,好景不长,到2004年之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再度下降。2004年之后,技术仍然在快速进步,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都是在2004年之后出现的,但是,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似乎并未受到足够强大的刺激,仍然停滞不前。
 
 
“大跃进”
 
罗伯特·戈登把过去100多年的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90年到1920年,第二个时期是从1920年到1970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970年到现在。从这三个时期的经济增长表现来看,第一个时期和第三个时期的表现平平,最为突出的是第二个时期,即从1920年到1970年。在1920年到1970年间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堪称资本主义的“大跃进”。
 
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呢?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分解为两个影响因素:一是人均的产出更多,二是人均的劳动时间更长。有意思的是,在1920-1970年间,人均的劳动时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为什么劳动的时间少了,技术反而进步更快、经济增长反而加速了呢?
 
我们先来看看人均劳动时间为什么会减少。19世纪末,随着大规模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人均劳动时间延长了。看过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的人,都会对流水线把工人变成了机器颇有感慨。卓别林的这部电影是30年代拍摄的,其实,人均劳动时间从20年代就逐渐下降了。起初,工人每周平均要工作60小时,到了20年代,已经降低到52小时。大萧条之后出现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采取了很多保护劳工的做法,工会的力量也逐渐强大。在工会的要求下,工厂普遍实行了八小时工作制,于是,工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下降到了48小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人每周平均劳动时间进一步降低,这跟婴儿潮的到来有关。从1947年到1964年,人口出生率出现了一次高峰。大量婴儿出生,很多妈妈不得不待在家里照顾孩子,妇女参与劳动的比例下降了。直到70年代之后,妇女的劳动参与率提高,工人每周平均劳动时间才有所回升。
 
尽管美国经济在30年代出现了大萧条,但正是因为有了大萧条,才带来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总统推出的《国家工业复兴法》,以及1935年通过的《国家劳动关系法》,使得各个行业的工会纷纷兴起,工人的谈判能力提高,而这导致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提高,改变了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工人更贵,而资本相对更便宜。于是,企业开始摸索用资本替代劳动,由此带来了技术进步的加速。工会谈判能力提高的另一个结果是使得工人的劳动时间减少。劳动时间减少之后,劳动生产率反而提高,这是因为劳动时间缩短之后,工人的疲劳感下降,磨洋工的少了,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把每小时产出的增长速度分解为三个因素:一是教育,即人力资本的提高。如果受教育程度更高,劳动者单位时间的产出可能会更高;二是资本深化,即每个工人每小时的资本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劳动者拥有的生产工具更多、更精良,单位时间的产出也会提高;三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这里面主要包含了技术进步,也反映了结构变化,比如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业进入工业或服务业。这部分贡献的具体成因很难一一甄别出来,经济学家把它称为“残差”,仿佛是提炼到最后,剩下的一堆无法再分解的矿渣。如果比较过去100多年的这三个时期,我们会发现,教育和资本深化的贡献都比较稳定,1920年到1970年间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跃迁”。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是其余两个时期的三倍左右。
 
为什么这段时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急剧提高呢?这可能说明,从影响范围来看,电比电子计算机更重要。电带来了城市照明的革命,引发了家用电器的普及。除了电,20世纪初还出现了内燃机的革命,汽车很快大行于世。1900年,美国只有8000辆汽车,30年后激增至2680万辆,到了30年代,将近90%的美国家庭都拥有汽车。汽车、电、家电、城市化,这些因素互相促进,使得我们从传统的生活进入了舒适的现代生活,这一变革影响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对人均寿命、消费者福利、城市规划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相比之下,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主要影响到我们的通讯、娱乐,最多再加上购物和出行,从影响范围来看,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远不如电和内燃机。尤其是如果比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那电子计算机更是不如电。王者荣耀这款游戏可以称得上是商业奇迹,但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多大贡献呢?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9篇文章 3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