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又是一年考试季,很多同学又面临专业选择。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何帆为金融学学生推荐十本书,相信会对大家入行或择业大有裨益。
进入金融这个行当,要先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金融。学金融并不意味着收入一定比其它专业高,你要把金融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金融这个专业,想要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可以读读关于金融从业人员的传记。迈克尔·刘易斯是美国最著名的财经作家,这本《说谎者的扑克牌》是根据他在所罗门兄弟的真实经历写出来的,金融行业的激动人心之处和令人厌恶之处,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
弗格森是一位非常多产的学者,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三个主题:一是金融,二是战争,三是帝国。《货币崛起》可作为一本入门读物,作者介绍了货币的起源,债务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历史,以及保险和房地产,最后谈到国际金融。“中美国”(Chimerica)的概念就是在这本书里提出来的。有同名的电视纪录片,一并推荐。
学习经济学和金融学,都容易忽视历史。这是非常错误的。经济和金融都是复杂体系,复杂体系是逐渐演化而来的,只有了解了金融历史,才能更好地洞察金融本质。作者是一位自得其乐、从容不迫的学者,他一边研究行为金融,一边研究金融史,还关心艺术市场。这本书追溯了金融最早的起源,一一解释金融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的关键要件,并从一个更为宽广的视角讲述了金融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如果我们要完整地回顾全球政治经济的历史,应该从19世纪下半叶的第一次经济全球化讲起,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岁月、30年代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自由市场经济的回归、20世纪末的新经济和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危机之后的大衰退。埃森格林重点对比了30年代大萧条和当前的大衰退之间的区别,但他事实上回顾了整个全球经济由盛至衰,再由衰至盛的过程。只有经历过一场完整的周期,你才能对市场的发展有更清醒的认识。
希勒教授是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的这本《非理性的繁荣》分别回顾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历史,讨论了滋生市场泡沫的主要因素,也讲到了新闻媒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决定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坦率地讲,很多金融学家的文笔都很差,但此书是个明显的例外。拉詹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曾经担任过印度央行的行长,津加莱斯也是芝加哥大学金融学教授。两位学者的这本合著是对金融业最好的辩护。他们讲到,一个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不仅对经济增长和创新有益,而且尤其对弱势群体有益。遗憾的是,大资本家不喜欢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他们煽动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起来反对金融业。所以,作者呼吁,要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好的政策应该是对市场友好(pro-market),而不是对商界友好(pro-business)。
说来有趣,关于金融的最有意思的著作大多是关于金融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涌现出一批精彩的著作,这其中有财经记者写的,比如我推荐的这本《大而不倒》,也有官员写的,比如保尔森、盖特纳、伯南克等都有专著。《大而不倒》还有一部同名电影,也值得一看。
行为金融是行为经济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而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是心理学。卡尼曼是心理学家,但最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21世纪之后诺贝尔经济学奖中最有远见的一次授奖。与其直接杀入行为金融的研究题目,不如先倒退两步,从心理学的前沿知识开始,学习如何更好地认识自我。投资是一种修炼,认清人性的复杂性,认识到我们的认知模式的内在缺陷,才能更好地避免陷入贪婪或恐惧的陷阱。
千万不要忘了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金融市场经历了很多跌宕起伏,很多事情相去不远就已经成了历史。陆一曾经是《世界经济导报》的记者,当年曾以“球籍”的讨论轰动一时。他长期跟踪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327国债事件为一个小的切口,剖开来让你看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各种“潜规则”。
我推荐的这本是台湾译本。大陆译本由财新主编王烁翻译,刚刚出版(编者注:中文译名为《风格感觉》),同学们可以去读大陆译本。不管你以后具体做什么工作,一定会遇到写作的考验。写作的小目标是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遗憾的是,根据我的观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寥寥无几。平克是一位语言学家、心理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他结合几个学科的前沿知识,详细解释了怎样去写,才能写得清晰、简洁、生动。练好写作,在职场就能秒杀90%以上的竞争对手。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