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周推荐的第一本书是《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它还有另一个标题:《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根据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邀请的50余位非虚构作家在尼曼叙事新闻会议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各位作家从为什么要写叙事性作品、非虚构写作的技巧以及叙事记者的伦理和职业规划等方面谈了各自的经验。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讲写作技巧的部分:对于如何寻找好的主题,如何去做访谈,选择什么样的文体,以及如何讲好一个故事都有精彩的分享。
本周推荐的第二本书是《新新新闻主义》。 “新新闻主义”是由美国著名作家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在70年代提出来的。现在美国文坛上活跃着一批既是记者,又像作家的写作者。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叙事宏大,广受欢迎。这说明传统的新闻报道不够生动,在剧烈变化的时代,用讲故事的方式更容易传播信息。对此,美国的非虚构写作者尤其有优势。用著名作家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的话讲,就是“美国人幸运地占据了文化方面的咽喉要地,美国的故事,全世界都想听”。其实,中国也已经进入了这个时代,中国的故事,全世界也都想听。
 
 
《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这本书是根据王安忆在台湾中山大学的几场文学讲座整理而成。参加讲座的还有余光中,台湾的青年作家黄锦树、骆以军。在三场讲座中,王安忆讲了小说能做什么,小说的逻辑,故事与主题三方面的内容。不仅介绍了他自己的写作经历和写作经验,也点评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甚至马来西亚在内的华文文坛。中国大陆的小说, 在80年代和90年代是以情感和经历见长,而到了后期则拼的是技巧和功力。写长篇小说越来越像一个体力活。
 
作者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是著名的电影导演。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写电影剧本。跟其它文体相比,电影剧本更重视场景、情节的设计和人物的塑造。各种文体的写作都是相通的,归根到底就是如何讲好故事,而讲故事的逻辑又是相通的。麦基讲到,“绝大多数的讲故事是按照大叙事、大情节,即正规的叙事方式。但也有一些是采用小情节(比如:开放式的结尾、多重主人公、反情节)的创新方式,这种叙事方式大多出现在一些文艺试验片当中”。
 
 
这本书是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Tacitus)的名著之一。尽管题目很宏大,但其实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公元69和70年这两年的历史片段。这两年属于罗马帝国的早期阶段,著名的“塔西佗陷阱”一说就源自这本书。塔西佗讲到,“一旦皇帝沦为大家憎恶的对象,不管他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同样都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我们不妨再引用他在开篇时的另一句名言,塔西佗说,“因为人们认为政治与自己毫无关系,从而也就对政治一无所知”。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9篇文章 3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