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何帆 朱鹤 戚宏磊
 
编者按
 
11月8日-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特朗普是十九大之后访华的第一位外国元首,此次也是其作为总统后第一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围绕特朗普此次访华,澎湃研究所与北大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共同策划了系列评论文章。该系列文章分别就中美实力对比、总体判断、BIT与金融市场开放、朝核问题和“一带一路”等方面分析和判断中美关系。
 
第一篇,作者重点对比分析了中美经济实力。第二篇,文章分析了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恶化的原因。就中美经贸合作的趋势,作者的判断是:两国贸易冲突会持续增多,摩擦程度也会进一步增强。第三篇讨论的重点是新时代下,中美经济合作要寻求新动力。作者认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是提供新动力的重要引擎。继续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则可能成为促成中美BIT谈判取得成功的关键契机。
 
以下是第四篇,文章重点讨论了目前摆在中美两国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朝核问题。如何妥善解决,是决定中美关系继续向好发展的关键条件。作者认为,中美两国应将化解朝鲜问题视为推进新时代中美战略合作的契机,加强开诚布公的沟通和交流,将“胡萝卜”和“大棒”结合起来,在经济上给予朝鲜必要支持的同时,保留实施全面制裁的潜在制衡手段。

朝核问题是新时代中美关系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如何妥善解决朝核问题,是决定中美关系继续向好发展的关键条件。朝核问题既是中美关系中的新挑战,也是新机遇,如果应对得当,朝核问题可能会成为中美合作的新战略支点。
 
本轮朝核问题始于2003年朝鲜单方面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此后,在中方的斡旋下,中、美、朝、韩、日、俄召开了数次六方会谈。这些会谈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但朝核问题并未得到实质上的解决。
 
2006年,朝鲜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朝核问题发生了质变。2007年,六国再次进行会谈,达成了关键协议:朝鲜对核设施实施“去功能化”,美国则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但是,由于美国未能及时将朝鲜从“支恐国家”中去除,朝鲜宣布“暂停去功能化作业”,并驱逐了国际原子能监督人员,局势再度骤然紧张。
 
2009年,朝鲜退出六方会谈,并在此后进行了数次核试验。2013年以来,朝鲜核试验的频率越来越高,近三年来更是每年都会进行核试验。为了应对朝鲜核威胁,韩国正式启动引入“萨德”防御系统。于是,中国领土安全面临朝核和萨德的双重威胁。至此,解决朝核问题的急迫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新时代中美关系的重要议题。
 
美国重视朝核问题的原因显而易见。
 
其一,朝鲜的核打击能力发展速度超出预期,恐怕会对美国本土形成实质性威胁。“9.11”之后,美国对本土安全的重视达到了全新的高度。朝核问题愈演愈烈,朝鲜核打击能力也在快速提升。一旦朝鲜拥有对美国本土的远程核打击能力,将会突破美国能够承受的底线。鉴于“来自美国的战略威胁”一直是朝鲜发展核武器的最重要理由,美国显然会重视朝鲜对其本土安全的潜在威胁。
 
其二,朝核问题直接影响到美国对东北亚战略盟友的安全承诺。美国和其盟友韩国和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等军事协定,且在日韩都拥有着相当数量的驻军。作为在东北亚封锁中国和施加影响的代价,美国也承担着保卫其盟友国土安全的义务。朝鲜核问题如果无法得到解决,对韩国和日本的安全威胁最大。若美国无法为盟友提供安全保障,势必会影响美国的国际信誉及与其他同盟的关系。
 
其三,美国非常不愿意以战争方式解决朝核问题,这限制了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和应对朝核问题的手段。以往数次战争都给美国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现在的美国政府已经负债累累,而国内民众的眼光也更多关注于美国本土经济的发展。发动一场对外战争并不符合特朗普总统宣称的“美国第一”策略。如果朝鲜问题愈演愈烈乃至陷入战争,造成的影响远比美国过去的几场海外战争大的多。面对近几次朝鲜核实验,美国方面保持了相当的克制,也是出于对局势失控的担心。
 
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东北亚局势的动荡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的战略安全必须得到保障。维护周边地区的长期稳定关乎中国的核心利益。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中国也需要在解决国际问题上表现出更多的决心和更强的能力。
 
可以说,中美两国在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的战略目标层面高度一致。但在应对方面,中美两国以往的策略收效甚微,也正在逐渐失去效力,需要做出重大调整。
 
从始至终,美国的策略都是“大棒”策略,即“战略威慑+经济制裁”。美国希望通过高压的政策迫使朝鲜弃核,但没有意识到朝鲜对核武器的重视程度远高于经济利益。美国的应对策略反而增加了朝鲜拥核的“合法性”,结果朝鲜方面的对抗更激烈,核试验更频繁。
 
反观中国应对朝核问题的策略,从结果看亦是收效甚微。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中国一贯坚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呼吁采取多方协商会谈的形式,反对任何激化矛盾的形式。中方主持的以六方会谈为代表的对话形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继续推行下去。中国作为朝鲜的邻国,每年都对朝鲜有大量的援助,却没有换来朝鲜对中国的好感。2017年,中国政府调整了战略,明确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并限制了朝鲜的煤炭进口,这同样没有改变朝鲜的立场,朝鲜仍然一意孤行,甚至表现出对中国更多的敌意。
 
事实证明,单纯的美国式“大棒”和中国式“胡萝卜”策略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朝鲜问题。中美如果能在朝鲜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对话沟通,不仅有助于增加中美之间的政治互信,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也有助于中国维护一个长期稳定的周边安全局势。
 
之所以中美没能携手应对朝核问题,部分原因在于两国在朝核问题上存在双向的误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携手应对朝核问题的前景。一方面,美国低估了中国对朝核问题的重视程度,又高估了中国对朝鲜的实际影响力。结果就是,美国错误地认为中国在一味放纵和容忍,甚至默许朝鲜发展核武器。另一方面,中国很清楚不可能抛开美国单独应对朝核问题,同时出于历史因素的考虑,又对美国直接干预朝鲜问题的后果表示担忧。
 
时至今日,朝核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中美两国面前最迫切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唯有中美合作方能妥善应对朝核问题。首先,中美两国应通过开诚布公的沟通和交流,尽快消除误判,并基于各自的核心利益达成战略共识。其次,在达成战略共识的基础上,中美两国应努力做到策略一致和行动一致。中美两国应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将“胡萝卜”和“大棒”结合起来,尝试用可信的安全承诺换取朝鲜核设施“去功能化”,即在经济上给予朝鲜必要支持的同时,保留实施全面制裁的潜在制衡手段。最后,中美两国应将化解朝鲜问题视为推进新时代中美战略合作的契机。中美双方可借此探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基础,寻找中美关系的新平衡点。
 
何帆丨北大汇丰经济学教授 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
朱鹤丨北大汇丰博士后 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戚宏磊丨北大汇丰海上丝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