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在总复习的时候,读一读大家的留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有一些读者一如既往地不喜欢我,但更多的读者留下了他们的鼓励和表扬。有些鼓励和表扬表达得是正好相反的意见:比如,有的读者比我自己还关心订阅数,出各种主意,希望第二季我的《得到》专栏订阅数会增加;也有的读者觉得,这就是一个小众的专栏,留给一小部分读者静静地欣赏最好;有的读者希望我继续讲经济学,有的则更想听经济学以外的东西;有的说,最好开出来一门课;有的说,千万别开课,就这么跟拉家常一样地讲,效果最好。所有的这些批评、鼓励和表扬,我都照单全收,谢谢大家。
有一位读者的问题我最欣赏。他说,既然是教学相长,想听听我在这一年从《得到》学到了什么。以下是我的回答。
如何精益求精地打造一个产品
这一年的专栏,我是一边写一边修改的。写到最后,已经和最开始的想法完全不一样了。最开始写的时候,我想的是怎么写一个漂亮的专栏,到最后,已经变成天天琢磨如何打造一个好用的产品。这两种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我之前固定的写作园地是FT中文网。那里有我的专栏,叫《一知半解》,我每周发一篇书评。在FT中文网写专栏的时候,我的风格基本上是“炫技派”。我追求的风格是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有冷幽默、有一语双关,在看似平淡的行文中埋一些“梗”,等待着读者能够发现文中看似不经意的深意,然后会心一笑。到了《得到》,发现这样的风格很不适合读者。读者没有心情去细细品味,他们都是在开车或是做饭的时候听我的文章的,“梗”埋得深,读者会感到茫然。
《得到》的读者经济学基础也参差不齐,有些读者没有学过经济学,所以我不能直接上来就亮明自己的观点,要给大家讲清楚来龙去脉。怎么把握这个火候,是个技术活。曾经有段时间,我觉得非常累,好像再怎么努力讲得直白浅显,还是有读者听不懂。他们着急,我也着急。有一次我跟罗胖抱怨,他笑嘻嘻地说,这就看你的觉悟了,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你有没有这样的境界?这句话给我很大的启发。从那之后,我开始转变思路,不再“炫技”,只是老老实实地打磨自己的产品。
大家可能注意到,写作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调整。一开始有关键词、每天的内容总结,后来改为更强调和大家互动的“大局观预热”、“大局观修炼”。每周都请一位嘉宾助阵,周末有“大局观复盘”。文章的主题和风格也在不断调整。从一开始侧重经济学,到后来无所不讲,再到后来集中于几个重大的主题,我在寻找一个更清晰的框架和脉络。从一开始比较硬朗的文风,到后来口语化的风格,我在寻找一个让讲者和听者都更舒服的姿势。我已经喜欢上了这种不断磨合、精益求精、放下自我、服务读者的“产品意识”。从“炫技”到做“产品”,我感到自己变得更加谦逊、更加务实、更加专注、更像一个手工艺人——这样很好。
坦率地讲,我不认为第一季的“大局观”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它的定位不够明确、内容缺乏规划、线索过于凌乱。到第二季的时候,我希望能够把产品打磨得更加圆润,更加对用户友好。我希望能够保持自己大开大合的风格,跳出学科藩篱,拟合读者的人生场景,把知识拆零之后重新组装。“六经注我”,让大师和高手们的思想为读者服务,让你们掌握终身学习的重要技能,成为跨界高手,能够在“得到”真正“得道”。
如何培养自己在江湖上的生存能力
在美国有个用英文写作的华人作家,叫哈金。他1956年出生于辽宁一个偏僻小镇,21岁考上大学,30岁才出国读书。他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读书奖的华人作家。我读了哈金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叫《落地》,讲的是在纽约“中国城”法拉盛的一些底层华人移民的故事。在序言中,哈金谈到,这本小说是他先用英文写,又自己翻译成中文的。他说,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只占他用英文写作所花时间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他用中文写作更为顺手,但却一定坚持用英文写作。为什么呢?他说,用英文写作,让他感到更加独立和坚强。
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倒不是说我想学他用英文写作的方式。尽管我也用英文写一些论文和评论文章,但并没有考虑过放弃中文写作,中文是我的一生所爱。但哈金的意思我懂。在《得到》写专栏,我用的是一种自己并不在行的写作风格,就像哈金要用更困难的英文写作一样。为什么要自己折磨自己呢?我也是希望能够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
人要想生存,就必须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一种生存能力是在体制内生存,还有一种生存能力是在江湖上生存。两种生存能力,哪一种更难获得?我也说不上来。不过,很多人重视的都是在体制内的生存能力,无形中忽视了在江湖上的生存能力。要是想在体制内的科研机构或大学活得舒服,发发论文、做做课题、上上课,日子就过得很滋润了,何必再去《得到》开专栏呢?在《得到》的文章写得再好,也没有办法拿去评职称,甚至更糟糕的是,会有不少学术圈里的人说这是不务正业。
在我看来,《得到》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能够磨练和检验自己在江湖中生存的能力。如果说在江湖上的生存能力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自由。你可以不依附于体制或机构,直接和读者对话与交流。你自己就是一支队伍、一个品牌、一种力量。你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舞台,你有多大的耐力,就能行走多远。
所有的自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活得更累。你要忍受更多的孤独、更多的冷遇、更多的挫折,看破热闹的红尘、喧嚣的名利、心中的执念。要是想过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你的内心里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自我,而且要不断地调整和迭代。
为了变得更加独立和坚强,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何识别决定未来的真正变量
我最近看了许知远采访马东的视频。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许知远的文风,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完全理解他的悲凉心情。我的精神启蒙是在八十年代,那是一个思想异常活跃的时代。当时,没有人关心赚钱,关心赚钱的都是“倒爷”,是大家最不齿的一批社会渣子。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中国的改革和历史的命运。我们那个时代出来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过当诗人的梦想。
那个时代突然不见了。没有人关心诗,没有人讨论哲学,也没有多少人争论民主了。这个世界似乎变得非常肤浅和浮躁,金钱变得越来越傲慢,而文化变得越来越猥琐,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如果你仔细去看,你会发现,我们过去熟悉的那个时代才是畸形的。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热爱诗歌,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倾心哲学。你不能再高高地站在讲台上,等待着台下一双双仰慕的眼睛。作为所谓的文化人,你不可能指望大众去供养你。相反,你要学会自己去养活自己,不给社会增添麻烦。这是一个社会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平等、更加开放之后的结果。
时代已经变了,原来的变量变成了常数。你看许知远讲的话,和他十多年前讲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就像官方讲的话,也和十多年前讲的话没有太大的差别一样。你们有没有觉得,许知远是一个典型的“刺猬”,而马东更像一只“狐狸”?据说,凯恩斯曾经问丘吉尔:“如果事实发生了改变,我的观点也会改变,那么,您呢,先生?”要想理解历史的趋势,我们必须去寻找真正的变量。真正的变量在哪里?真正的变量在被我们忽视的地方。
这是《得到》给我提供的另一个宝贵的机会。如果没有《得到》,我永远不可能接触到这么广泛的读者群。我的读者里有部级干部,也有小镇青年,有大学教授,也有农民工。有的在北上广深,有的在三线四线城市和农村,也有的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有时,在读大家的留言时,我时常会想,在每一条留言的后面,都有什么样的人生故事呢?
时代的洪流奔腾不息,泥沙俱下。《得到》从时代的洪流中舀了一瓢水,在这一瓢水里,你能检测出河流的成分。我在《得到》的读者,跟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时面对的听众不一样,跟我在北京大学讲课的时候台下的学生不一样,甚至跟我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的时候面对的观众不一样。但是,我隐约觉得,如果想要寻找那种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闭的大趋势,如果想要让视野越过这一轮经济周期,看到辽远的未来,那么,《得到》读者这个群体可能是我目前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样本。
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新的变量,剩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更好的去理解它的含义:对我的含义,以及对中国的含义。
何帆《得到》专栏第二季将于10月9日正式上线,敬请期待。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