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文 | 何帆 朱鹤 李蕊
11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于6.7769:1,当天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盘中一度跌破6.8:1。实际上,10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现出新一波的贬值走势。从10月10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持续贬值。进入11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势头有所下降,但在11月7日当天又开始了一轮的贬值。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近期的表现,让“人民币被高估”、“人民币会继续贬值”等言论再次出现。本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主要来自于外部,不必过度恐慌。短期来看,应关注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的市场震荡。长期来看,应该继续加快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尽早实现自由浮动,从根源上消除贬值预期。
1 贬值压力主要来自外部
目前,中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可以简单表述为“收盘价+篮子货币”机制。其中,收盘价用于反映市场供求,篮子货币用于保障汇率稳定。在此机制下,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贬值就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是国内经济指标低迷导致收盘价贬值,二是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升值,人民币要被动贬值以维持篮子汇率稳定。从数据来看,本轮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主要来自外部,原因是美元指数带动篮子货币上涨,人民币需要对美元贬值来稳定篮子货币。
一方面,国庆节后陆续公布的9月中国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短期内已经企稳。PPI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保持稳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继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结束了持续下滑趋势,较上月略有增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MI更是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财新PMI的表现也是如此。因此,从宏观数据来看,国内经济形势有向好迹象,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并非因为国内经济基本面出现了恶化。
另一方面,受英国新首相特雷莎·梅的“硬退欧”主张影响,英镑暴跌6%、欧元大跌3%,美元指数再度暴涨至98.8的高位。弱势英镑和欧元推高了美元指数,进而造成篮子货币升值。为了稳定篮子货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迫贬值。10月10日当天,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贬值0.55%,并在接下来的12个交易日内贬值了1.5%,接近过去8个月的贬值幅度。这是当前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本轮贬值基本符合此前公布的计算规则。这就意味着央行在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期间基本保持中性态度,没有对中间价进行过多的修正,盘中也未发现成交量有异常情况出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央行的判断是当前的贬值压力是短期现象且处于可控区间,没有太大的必要入市干预。
2 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大
2016年12月13-14日,美联储将召开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距上一次加息已经过去近1年的时间,美国经济的复苏情况既没有明显向好,也没出现重大问题。失业率缓慢下降的同时,劳动参与率迟迟不见好转。耐用品消费数据虽然有所好转,核心通胀水平却始终在低位徘徊。简言之,美国各类经济指标释放的信号并不一致。正因如此,美联储主席耶伦在谈及加息时,提出要维持所谓的“高压经济”来确保经济真正实现复苏。但究竟什么是高压经济,如何判断高压经济,耶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当前的情形跟2015年8月份非常相似。当时,市场关于美联储是否会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决定加息存在巨大的意见分歧。加息决策的不确定性提高了金融市场对各类信息的敏感性,进而导致2015年8月下旬全球金融市场出现的剧烈动荡。2015年8月24日,全球股市出现崩盘式下跌,美国标普、纳斯达克和道琼斯股指期货均跌逾5%,触发熔断机制,导致美国三大交易所一度暂停交易。香港恒生指数连续七天下挫,收盘下跌5.2%,台湾股市最高暴跌8.6%,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跌幅。事后来看,2015年8月出现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是一起典型的踩踏事件,暴跌只是一次国际投资者恐慌情绪的集中释放。但是,只要营造恐慌情绪的环境氛围尚未消除,只要美联储不提供明确的加息条件和标准,美联储的加息决策就会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始终悬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上空。
反观当前的形势,金融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恐怕要比去年还大。在未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市场要面临许多可能出现黑天鹅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包括美国总统大选(11月8日)、意大利针对宪法改革进行公投(12月4日)、欧洲央行的议息会议(12月8日)以及美联储议息会议(12月13日-14日)。如果再次出现如英国脱欧一样的黑天鹅事件,不排除全球金融市场会再次出现“重大踩踏事件”的可能性。
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美联储加息决策的不确定性还会给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增加难度,进而影响经济复苏。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显著加强。特别是对新兴经济体来说,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对新兴经济体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跨境资本的流动层面。为防止因美联储加息而出现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其他国家可选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两种,即加息和干预汇率。但是,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各自面临新的问题。在美国即将进入加息周期的同时,许多国家仍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究竟选择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预先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美联储加息,就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无疑给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增加了难度,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
3 美联储加息近了
随着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美联储12月加息的概率明显提高,美联储或早或晚,将进入新一轮的加息周期,这可以说是市场当前达成的阶段性共识。在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下,美元会获得比较强的支撑,美元指数继续走强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如果美元会继续走强的判断成立,那么无论中国经济表现如何,人民币汇率都很难准确反映中国的情况。
如果中国经济触底回升,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会增加,反映到收盘价上就是人民币升值。但是,强劲的美元会带动篮子货币升值,为了保证对货币篮子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该贬值。这两种定价规则会存在一定的矛盾,妥协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继续保持稳定。若中国经济继续下行,人民币在收盘价上就会有贬值压力,再加上美元指数走强带动的篮子货币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在短期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但是,这种贬值压力超出了国内基本面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加速式的贬值。
因此,虽然我们对本轮人民币贬值无需过度担忧,但必须警惕渐进性的贬值催生出单边贬值预期。当初人民币在升值过程中,由于采取了小幅度缓慢升值的战略,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人民币升值的单边预期,热钱纷纷流入,加大了跨境资本管理和货币政策的压力。如今,政府仍然希望保持人民币小幅度缓慢贬值,但这反而会加大市场上但贬值预期,带来持续的资本外流压力,给宏观经济稳定带来较大的负面冲击。要想彻底消除贬值预期,最好的办法是允许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让人民币汇率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唯有如此,才能根除汇率贬值预期的滋生土壤,让外汇市场及时出清,充分发挥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和外部风险缓冲器的作用。
注:本文已登载于经济观察报,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