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这段时间,“内卷化”突然变成了一个热词,搞得原来提出“内卷化”这个术语的历史学家黄宗智都很纳闷:我是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时候提出的这个概念,没想到现在这个词这么火,这么多人都在用。
 
那什么叫“内卷化”呢?黄宗智说,由于过去人多地少,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所以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就出现了内卷化。大家每天都在摸鱼,生产效率也在不断下降。
 
那我们现在在哪里能看到内卷化的现象呢?
 
首先是在互联网大厂里。北京的互联网大厂基本分布在从西三旗到望京的这条互联网产业带上。你会看到大厂里的年轻人全部都被“卷”在里面。早上上班,你得等三四趟电梯才能上得去;中午吃饭,即使你买个盒饭,也是人山人海。现在的大厂又很贴心,为了让你不浪费吃午饭的时间,会有专门的后勤人员把午餐放到你的办公桌上。然后,你吃完饭就可以立刻干活了。
 
其次是在我们的公务员系统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了公务员的系统,然后觉得很失落,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最后是在光鲜亮丽的职业里。以前,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学金融,去银行、证券公司上班。股票市场是牛市的时候,证券公司的工作就很好。然而,现在中国的股市一直没涨上去,证券公司也不像原来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了。在没有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际投行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很多精英都在国际投行工作,所以大家都削尖了脑袋要去投行。然而,对于现在投行的工作待遇、工作的平台而言,已经不像原来那么耀眼了。所以我们能够想象得出来的那些光鲜亮丽的行业,都在出现了内卷化。
 
那为什么会出现内卷化呢?因为竞争太激烈了!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经济学的道理,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上是不可能有超额利润的。学了这么多年经济学,我们却忘了这个经济学的道理,非要去那个竞争最激烈的地方,然后还想拿一份超额利润,这是不可能的。
 
那你在什么地方更能够找到超额利润呢?你在那个相对来说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地方,护城河比较深的地方才能够找到超额利润。那哪些地方是这种新的、有护城河的赛道呢?就是你原来看不上的那些职业和行业。如果你的孩子跟你说“我长大了要当个厨师”,你会说“老娘我养你这么大,花这么多钱,到最后你却给我当个厨师”?你显然是接受不了的。但是,以后当厨师很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工作。
有一次,我和罗胖(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聊天,讨论像我们这样的人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去干什么?然后,他突发奇想地说,很可能会去当厨师。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未来的这些孩子,你要让他去赚钱,可是他对钱没有感觉,不像我们这代人对赚钱这么嗨!你说让他出名,他从小就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名人,他也不觉得出名是我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好,他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那他会去追求什么?
 
罗胖说,他会去追求及时的满足感,就是马上就能够得到的满足感。你想想看,厨师就是这样一个能获得及时满足感的职业。假如,你去当官,那你能不能从处长升到厅长、局长,这件事不是由你说了算的,对吧!你没有办法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呀!如果你是一个企业家,你的企业能不能做得很好,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完全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你也没有那么强的掌控能力。但是你要做一个厨师的话,你是完全有掌控感的,你只要把这份菜做好,就会有人竖起大拇指表扬你,你马上就会获得点赞。年轻人要的不就是马上有点赞吗?像厨艺这件事儿,你可以琢磨一辈子,你会不断地去发展新的菜品,不断地获得别人的点赞。
 
原来我们会觉得像厨师这样的职业,可能大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那你现在会看到,如果真的做得好的话,他就会变成一个网红厨师,收入会很高。最后,他会变成一个大厨,他会开自己的米其林三星餐厅,所有的食客过来,都是为了点名要吃这个大厨做的菜,那他的经济地位很高、社会地位也很高,然后他的自我满足感也会很强烈。原来这些职业都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视野里,但以后你会看到越来越多新的赛道的出现。
 
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你会看到最后站在山顶上的成功人士,都是各行各业里顶尖的那一批人才。那问题来了,每个赛道跑的人又不一样,有的赛道很拥挤,有的赛道人却很少。如果你选择的是一条拥挤的赛道,你就很难前进;而在一条人少的赛道上,你很快就能到达山顶。最后在山顶上你会发现,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都站在一起。所以说,选择赛道是很重要的。
 
所谓的内卷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相对价格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看到大厂在内卷呢,因为985文凭这个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在下降。原来如果你能够考上北大清华,那是件很光耀的事情,但是现在架不住北大清华这样的牛校培养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尽管你有了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大学文凭,也不能保证你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