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何帆

30年报告




4月27-29日,赴浙江桐乡,调研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桐昆。采访了陈士良董事长、陈蕾副董事长、周军副总裁。去了恒盛、恒邦、洲良、园区等厂房,采访了嘉兴石化、新材料研究院的管理层和研发人员,采访了产线上的员工、工艺员、退休员工。收获良多。


最大的感受是桐昆的决策非常稳健。别人是“唯快不破”,桐昆是“以静制动”。陈士良的风格很像狙击手。狙击手最难的不是扣扳机,而是控制住扣扳机的冲动。桐昆今年建厂四十年,这四十年有很多变革,但他们的变革是为了对冲外部的波动,也就是用改变来保持不变。





桐昆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


(1)1988-1989年,一度资不抵债,陈士良临危受命,从丙纶转为涤纶。换了一条更广的赛道,这才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很多小厂倒闭,桐昆趁机扩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桐昆再次逆市扩张,上了全球最大的单体产能直纺项目。陈总说,他不怕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每隔五年来一次最好,机会就来了。


陈总讲到,遇到新技术,他不会着急跟进,而是会耐心等待。等待资产价值下跌,不会估值过高;寻找技术壁垒,不会在短期内被人攻破。他的另一个特点是,上基础设施敢于花钱,但运转起来特别重视控制成本。重资产未必是负担,重资产用得好,就能产生持续的收入。




桐昆的退休员工住小别墅,志得意满;很多管理层都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在职的桐昆员工有不少都是本乡人,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满意。忽然意识到,我在桐乡看到了“美国梦”。哈佛大学教授普特南写过一本《我们的孩子》,里面讲到,美国人的黄金时代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高中毕业的美国人,在当地找到一个工厂当工人,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实现买房、买车、送孩子上大学的“美国梦”。在桐昆工作的桐乡人,买房买车不成问题,工作稳定,收入还行,这不就是当年的“美国梦”?坐上船、坐对船,对一个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为什么桐昆能穿越周期呢?可能跟行业有关。上游的石油、炼油行业波动性较大,下游的服装、面料行业波动性也较大。化纤处在中游,可以更从容,观察到上下游的波动,自己预作准备,时间还够。



下一步:桐乡的化纤巨头大体在做两件事情,一是产业链延伸,桐昆已经延伸到PX,自己开发了油剂,新凤鸣延伸到了PTA。两家均在做智能制造。新凤鸣更关注5G应用,桐昆在和联想合作,主要想打通数据、方便全局调度,看似更务实一些。




一点联想:各个行业的时钟不一样。这让我联想到麦兜电影里的一个情节:麦兜的祖先麦仲肥发明了一个大钟,每一年才走一秒。看起来这个大钟不走了,停了,其实它正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运转。


桐昆这样的制造业看似很无聊,但更容易活下去。别的行业看起来很时尚,但火得快,死得快。别的企业会跟桐昆说“我比你新潮”,桐昆说“我能活下去”;别的企业说“我比你更赚钱”,桐昆说“我能活下去”;别的企业说“我跑得更快”,桐昆说“我能活下去”。






何帆老师入驻抖音啦!
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
抖音搜索“写变量的何帆”,
即可观看精彩内容,
欢迎大家前来围观!







何帆新书《变量: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购买链接
得到:https://h5.sao.cn/product/detail/?
alias=6mjt20178g8u
京东:https://item.jd.com/12780511.html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9174567.html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