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4日调研笔记
 
今天从梅州驱车三个多小时到汕尾,直接进驻汕尾东尾村。这是得到的朋友@我是张子鸣作为扶贫干部驻扎的村子。汇报一下感受:
 
1. 贫困村还是示范村?上子鸣的当了。我本以为这个村子很穷很落后,没想到已经建成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宽敞的马路,还画出了停车位。大广场。卫生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民都住两三层的楼房。这比我去过的大部分农村都发达。
 
2. 脱贫经验。东尾村是汕尾的贫困村之一,没有产业,半农半渔,但都做不好。转折点是评上了红色村。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可以发展红色旅游。这几年,每年村里投资上千万,硬件有极大改善。
 
3. 扶贫干部。像子鸣这样的扶贫干部很有意思,他们就像播种机。如果没有子鸣,村里不会有兴趣申请红色村,有兴趣也不知道该怎么填表申请。扶贫干部了解两套规则,可以起到翻译的作用。想起原来一个老干部告诉我,苏南乡镇企业最初发展的时候,也得益于一批年轻干部过去挂职。
 
4. 精准扶贫。以前的扶贫效果不好,给农民耕牛,农民把牛杀了吃的故事时有发生。这一轮精准扶贫跟以往不一样:(1)有政策,统一战略部署,统一指挥,高度重视;(2)有人,有扶贫干部下去做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具体负责落地;(3)有钱,真金白银砸下去;(4)有机制,打黑扫恶清除了农村宗族势力,政府的钱,政府来管,一竿子插到底。
村里的养老院
 
村党群服务中心
 
5. 可持续性。以东尾村为例,每年投入一千多万,红色旅游+村里一家萨其马企业的分红,不到一百万收入。扶贫干部短期内不会撤,但要是最后撤了,农村又会怎么样?
 
6. 耕读传家。东尾村有很多农民书画家,还有诗社。问了一下,原来是当地小学有个老校长,很喜欢书画,就把孩子们带出来了,这一传就是几代人。
 
7. 贫困户。去了几家贫困户。大部分是家里有病人,或孩子多,负担重。但孩子长大后,生活条件就有改善。贫困户的家里条件也不算太差。
 
8. 最大的困难。改变农民的意识。农民相信风水,修个路,盖个房,都会有人反对,说坏了他们的风水。总有不讲情理的人,发大水的时候干部去背一个贫困老人,他死活不走,说发个老婆才走。妇女主任过去做说服工作,给他一张票,说这是老婆票,以后凭票领老婆,才把他说动。
村落一隅
东尾村党文化礼堂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