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何帆 朱鹤 张骞
 
2017年5月7日,根据法国内政部和多家出口民调初步统计,马克龙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超过65%的选票,当选法国第五共和国第八届总统。马克龙随后发表了获胜演讲,表示面对当前的紧张局势,他会全力以赴重建法国人信心以及欧洲团结,并再次呼吁民众在6月中旬的议会选举中支持自己。马克龙的竞争对手勒庞在承认败选后表示将重组其所在政党“国民阵线”,并继续贯彻自己的政治主张。
 
随着马克龙的最终当选,法国国内的经济自由化政策、欧洲内部“单一市场、单一货币以及竞争政策”等重要议题在未来均可获得较大支持。但是,马克龙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党派支持,接下来的议会选举很可能会出现“联合政府”局面。不仅如此,法国大选过程清晰反映出了当前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撕裂状态,不同阵营在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政府财政赤字、就业低迷与难民危机等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因此,振兴法国经济、弥合法国社会阶层裂痕以及巩固法国在欧洲内部地位的任务都将继续考验马克龙的执政能力。
 
“黑马新贵”马克龙的政策主张
 
在4月23日举行的第一轮法国总统选举投票中,“非左非右”的前进运动(En Marche)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Front National)候选人让-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得票领先,分别获得24.01%和21.30%的支持,进入到第二轮投票。
 
马克龙是典型的精英派,他身上有许多标签,如名校生、银行高管、最年轻的经济部长。这些标签给公众塑造出年轻有为、励精图治的形象,受到法国西部以及大都市区在全球化中受益的人群广泛支持。但是,马克龙缺乏从政经验,在政治上依然属于新手,良好背景则被对手解读为“不接地气的特权阶层”。这又让部分饱受失业困扰的普通法国民众难以接受马克龙。
 
本次法国大选是法国民众对全球化特别是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体现,最终结果对欧元区、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马克龙积极倡导新的增长模式,主张经济自由、贸易开放、为企业减轻负担,同时也强调财政开支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在增加就业方面,马克龙主张针对用工制度改革。马克龙认为应给企业松绑,具体措施包括增强企业用工弹性、赋予雇主随时解聘的权利并降低企业缴纳的高额社会分摊金。与此同时,政府要采取提高失业保险金、改革专业培训制度、增加100万个培训名额等措施来提升求职者的职业技能。
 
在减税方面,马克龙倾向于通过减少企业税来刺激再生产。马克龙想通过减税激励企业研发创新,承诺逐步将企业税从现有的33%下调至25%。在个税方面,马克龙主张改革巨富税(税率平均75%),减免中产阶级(约80%法国家庭)的居住税。
 
在贸易方面,马克龙的贸易主张属于中间偏右状态,即有保留的支持自由贸易。他赞成欧盟委员会此前签署的一系列协定,但同时也认为欧盟同其他经济体签订新的贸易协议时,其他经济体要严守欧盟在安全、社会保障和环境方面的标准。
 
在产业发展方面,马克龙提倡发展新兴产业。马克龙比较重视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生态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投资100亿欧元设立创新型产业基金,并将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有机农业列为重点建设的项目。
 
对于法国的政府机构,马克龙提出对议会简政革新。计划减少1/3参议员数量并为其另外安排职位;缩短议会立法流程和时长,设立评估机制规范政府行为;限制倡议增加女性、青年和非法裔法国籍公民在议会中的席位。
 
在欧盟议题上,马克龙是比较坚定“留欧派”。马克龙赞成法国在欧盟框架下继续同各国展开合作,并留在欧元区。同时,他也提出法国应在国防、移民、货币等领域同欧洲各国继续紧密合作,以提高法国在欧元区和欧盟的影响力。
 
政策推行有掣肘,马克龙任重道远
 
马克龙的经济主张可以用“温和的锐意进取”来形容。应该说,他的大部分政策主张均能得到多数人支持,比较受争议的几个政策,如增加用工弹性以及贸易自由议题也基本是延续已有的政策措施。因此,马克龙的政策不会在民众层面遇到太大的阻力。马克龙要面临最大的挑战很可能会来自国民议会。在竞选中,马克龙给法国规划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计划5年内在农业、环保、能源、城市建设、教育等领域支出至少700亿欧元。目前来看,这些计划已经在国民议会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想要在国民议会通过如此庞大的财政刺激,就需要一个强势的领导人和占有的党派作为后盾,而这恰恰是马克龙所缺少的。马克龙领导的“前进”运动党是2016年刚成立的新党派,在接下来的议会选举中,马克龙的党派未必能够占得多数席位。因此,马克龙有可能要面对“联合政府”的局面,即总统和总理在国民议会中分属不同党派。这就给马克龙政策的推行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除了政策推行的难度外,新任总统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失业率高企是困扰了此前7届法国总统的历史性难题。尽管法国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人均GDP更是超过3.6万美元,但近年来法国的总失业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青年失业率更是高达23.7%,超过了欧元区和欧盟的平均水平,是德国同期青年失业率的3.5倍。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勒庞的支持者中,大约有40%是18至24岁的青年人。
 
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后反映出法国经济固有的结构性问题。强大的工会力量导致劳工制度日渐僵化,过高的用工成本又限制了法国在欧元区的竞争力。法国的中产阶级和中小企业要支付大量名目繁多的赋税,进一步限制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支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缓慢,航空航天、高铁、核能等重工业占比依然较高,新兴产业发展相对不足。除了自身原因,法国经济还受制于复苏缓慢的欧洲经济环境。近年来,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在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下的法国很难独善其身。面对这些问题,法国需要实施一揽子政策来综合应对,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振兴法国经济、弥合法国社会阶层裂痕以及巩固法国在欧洲内部地位的任务都将继续考验马克龙的执政能力。
 
何帆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院执行院长
朱鹤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博士
张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注:本文发表于澎湃新闻,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话题:



0

推荐

何帆

何帆

738篇文章 27天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1996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等高校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其他学术和社会兼职包括: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顾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领袖、亚洲社会青年领袖,央视今日观察评论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和国际政治经济学。

文章